[发明专利]一种神经损伤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569.8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熊郁良;王婉瑜;吕秋敏;吴健波;朱绍文;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奔驰生物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8 | 分类号: | A61K38/18;A61P25/00;A61K31/43;A61K31/703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223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损伤 治疗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神经损伤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治疗神经损伤方面,都有采用单一的神经生长因子NGF或神经营养因子NTF类药物的报道,有采用口服的(熊郁良等:治疗外周神经系统疾病和男性生殖缺陷的药品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00116192.X,2001年7月25日公开),也有采用肌肉注射的,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疗效差。其原因是这些常规给药方式所对应的药物,神经生长因子NGF在体内的衰亡速度较快,在神经损伤部位的剂量已经很少,所以疗效也就有限,特别是口服药物的疗效就更差。为了使损伤部位有较高的NGF,国内外有采用单一植入NGF研究及试验,由于损伤部位缺少生存环境,缺乏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分化以及促进神经纤维生长的NGF、NTF等因子,从而导致植入细胞过早凋亡,难以使受损部位的神经细胞自身恢复生长分化。另外有试验证明,过量注射NGF可能导致神经纤维生长过密,排列紊乱,影响郎氏结等形成,相反会导致神经传导阻滞,产生瘫痪,所以大多采用较为安全的肌肉注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神经损伤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植入式药物利于使培养细胞和损伤部位神经细胞既获得新的营养和促生长所需NGF,植入细胞又能尽快分离、增值到损伤神经部位修复原被损伤、坏死或衰亡细胞,治疗效果更安全、更显著。
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药物为被治疗动物的神经干细胞与神经生长因子NGF或神经营养因子NTF共同培养而成,其中活细胞含量不低于85%,NGF或NTF不少于2500单位~5000单位,细胞含量不少于400×104个/ml~600×104个/ml。所述的神经生长因子NGF或神经营养因子NTF是从眼镜蛇蛇毒中分离提取的物质,也可以采用从人、鼠或其他动物物种获取的神经生长因子或神经营养因子。而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中的神经干细胞可以包括从脐带血和嗅神经细胞提取的。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方法是:将从人胚胎或组织获取的神经干细胞的神经节放在培养液中清洗,恒温37℃培养48小时后,加入神经生长因子NGF或神经营养因子NTF和培养液共同培养8天后,使细胞含量不少于400×104个/ml~600×104个/ml,活细胞含量不低于85%,NGF或NTF不少于2500单位~5000单位,制备成植入受损部位或脊髓软脊膜的专用药物。
制备方法还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或神经营养因子NTF是从眼镜蛇蛇毒中分离提取;首先对神经节清洗所用的培养液采用1640或199,然后对NGF或NTF共同培养所用的混合培养液为,占重量85%的1640或199基础培养液和15%的新生小牛血清,并还另外加入了青霉素100单位/ml、链霉素100μg/ml,培养液保持在pH7.0;神经干细胞采用不能继续怀孕胎儿的脊髓,且新鲜脊髓取下在30分钟内,经反复清洗后,剪碎成1mm的神经节。
本项目从国产眼镜蛇蛇毒中分离纯化神经生长因子NGF,结构测定结果表明与人β链、小鼠颌下腺NGF同源性达83%以上,但稳定,含量为2/10000,高于其他动物及组织含量。实验首先利用棉酚造成雄性大鼠生殖缺陷模型,证明其能显著增加损伤后导致的精子数下降,提高精子活力,激素FSH、LH显著降低,合笼后生植数、怀孕率显著增加并接近正常对照组,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相比P<0.1,这表明该药对男性生殖缺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病理检查证明间质细胞、支持细胞明显恢复,精囊充盈,证明被损伤的生殖系统有明显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奔驰生物科技(云南)有限公司,未经奔驰生物科技(云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5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