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临床治疗用脐带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储存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2286.2 | 申请日: | 2008-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环宇商桥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8 | 分类号: | C12N5/08;G06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3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床 治疗 脐带 胎盘 间充质 干细胞 制备 储存 应用 | ||
1干细胞制备时正常阴道分娩胎盘,脐带的去污染处理。
a)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胎盘和脐带去除肉眼可见的污物和残留血液。
b)用2%医用碘酒和75%医用酒精,或其它中高强度消毒剂对脐带,胎盘表面处理。
c)根据情况以手工分离,或专用仪器去除0.5mm左右的脐带胎盘外表面。去除过程中外表面不接 触无菌的内侧组织。(图一)
d)以上方法确保包括待处理的胎盘,脐带组织的无菌,和干细胞的最好回收率,并为后期工作减少 需处理的组织量和消化酶的使用量。
e)所储存个体常规进行组织配型(HLA),生物学,病源微生物检测。同时建立临床用脐带,胎盘间 充质干细胞库的数据库,制备与所储存者的各类细胞,个人资料数据库,和各项报告相一致的数 据卡和条形码。
2根据权利要求1),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和培养。
a)使用无菌手动,或自动方法处理脐带或胎盘组织至小于1mm大小
b)进一步可使用无菌组织研磨设施处理组织至更小的颗粒
c)室温离心250g 5分钟,弃去上清,收集细胞,用DMEM清洗。再次离心和清洗。
d)常规胶原酶,胰蛋白酶处理组织。
e)常规收集储存第一代和培养后收集第二,三代间充质干细胞。
f)培养采用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Gibco,USA),10%自身血清或正常人AB血 清,1%glutamine(Gibco,USA)及无血清培养液
3根据权利要求1),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储存。
a)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以无菌的方式根据需要收集在无菌的2或5ml细胞储存管中。Corning2mL Vial(430661),Corning5mL Vial,(430663),或冷冻袋,Eppendorf等低温冷冻管中。
b)含有干细胞的储存管加密封盖。
c)加盖后的细胞储存管进一步用高质量聚酯膜,EVO共聚物膜,TeflonFEP film或其它适用于
-210摄氏度的双层膜覆盖并用抽空密封法封存各管。每一储存者拥有各自的密封的储存系统。该 各自系统含有与计算机,纸文件档案相一致的封存的条形码和储存者的信息(图二)。在使用冷 冻袋时,同样处理。这些个体干细胞储存系统储存于蒸汽液氮罐的汽相部分。
d)为安全和临床实际需要,备查管分二级保管和待查。一份存于-80度冰箱,另一份存于C项描 述的密封存储系统。(图二)
e)所有经以上方法处理的细胞储存在MVE摄氏-190度高效能蒸汽液氮罐Vapor(MVE 815P-190, MVE 1536P-190,MVE 1879P-190)的汽相中,或其它厂家的摄氏-190度的蒸汽式液氮储存罐的汽 相中。
4根据权利要求1),对于正常由阴道分娩的脐带,胎盘的去污染处理包括消毒剂的使用和被污染组织的 无菌清除,清除部分为外层0.5mm±。
5根据权利要求2),脐带,胎盘干细胞培养是在DMEM培养液中进行。用10%自体血清,AB血清或 无血清培养。收集的细胞包括第一代,和培养之后的二,三代。
6根据权利要求3),安全的细胞储存包括一个密闭的个体储存系统和这一系统的-190度的汽相保存及信 息统一系统。这一个体储存系统包括密闭的细胞储存管,袋,信息卡,二级待查管。
7根据权利要求1-3)这一制备,储存系统也可用于脐带间充质之外的其他细胞,包括脐带血干细胞的制 备和储存。
8根据1-6),这一专利包括经以上方法处理的干细胞的无菌方法,库,和制备。及其干细胞库和储存方 法可以避免由于液相浸泡所导致的细菌,霉菌等病原体,其他人的细胞,DNA,RNA等的交互污染。 也可避免因所用管盖泄漏引起的对其他储存者干细胞的污染,使储存的干细胞的安全性和将来的临床 应用得以保证。同时大量节省储存空间。进而降低成本。及所致的干细胞的安全临床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环宇商桥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环宇商桥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22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