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白质微球栓塞剂的制作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48622.6 申请日: 2008-07-29
公开(公告)号: CN101332175A 公开(公告)日: 2008-12-31
发明(设计)人: 吴姝雯;陈文斌;段蓉;柏正武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工程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00 分类号: A61K9/00;A61K47/42;A61K47/44;A61P35/00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崔友明
地址: 430074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蛋白质 栓塞 制作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栓塞剂的制作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蛋白质微球栓塞剂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疾病的治疗中。介入疗法是指在X线引导下,将用特殊材料制作的导管和器械插入到体内的肿瘤部位,再通过供血动脉灌注抗肿瘤药物或阻断肿瘤组织的供血,使肿瘤在短时间内坏死、萎缩,达到治疗的目的。使用阻断肿瘤组织供血的颗粒栓塞剂是介入疗法的一个重要手段。蛋白质颗粒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血管栓塞材料之一,在其制备过程中,通常使用交联剂使蛋白质固化。然而,常见的交联剂(如戊二醛,甲醛等)都有一定的毒性,用这些交联剂固化的方法制备的微球栓塞剂中残留的交联剂容易引起人体的炎症反应。如何能制备颗粒均匀又安全无毒的蛋白质微球栓塞剂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蛋白质微球栓塞剂的制作工艺,采用本工艺制备的蛋白质微球栓塞剂其颗粒均匀而且安全无毒。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蛋白质微球栓塞剂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在40-70℃的温度下将蛋白质水溶液加入到植物油中进行乳化,去油、干燥后得到蛋白质微球,其中蛋白质水溶液与植物油之间的体积比为1~2∶5;然后将得到的蛋白质微球进行热交联,使之固化;固化后得到的蛋白质微球经过筛分级或者经去油、干燥、过筛分级后得到不同粒径的微球栓塞剂。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热交联是指将乳化后得到的蛋白质微球与植物油相混合,将此混合物加热至100~180℃,保持此温度12~48小时;或将乳化后得到的蛋白质微球加入到预热至100~180℃的植物油中,保持此温度12~48小时;或将乳化后得到的蛋白质微球置于器皿中,将此器皿放入热源中加热,加热至100~180℃,保持此温度12~48小时。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蛋白质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0%-50%。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植物油是菜籽油、棉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红花籽油、葡萄核油、葵花籽油、亚麻油、玉米油、橄榄油、芝麻油、麦芽油、椰子油、核桃仁油、沙蒿油、水冬瓜油、米糠油、茶籽油、青蒿籽油、五味子籽油、哈密瓜籽油、苍耳籽油、罂粟籽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多种的混合时为任意配比。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蛋白质是明胶、白蛋白、丝素蛋白、胶朊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多种的混合时为任意配比。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乳化的方法,制成的蛋白质微球形状规则,经加热固化的蛋白质微球能够起到用交联剂固化的蛋白质微球的作用,且没有残留的交联剂,对人体更加安全,更适合于介入疗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做具体地说明,这些实施例仅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实施例1:明胶微球的制备

原料及来源

明胶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蒸馏水    【自制,二次蒸馏】

大豆油    【中粮食品有限公司】

丙酮      【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在50℃的温度下将20ml明胶水溶液(20%,质量比)加入到100ml大豆油中乳化,然后冷却,用丙酮洗去油,离心,干燥,得到蛋白质微球。将干燥后的蛋白质微球加入到预热至100℃的大豆油中,保持此温度24小时,用丙酮洗去油,干燥,过筛分级,装瓶压盖即可。

实施例2:明胶微球的制备

原料及来源

明胶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蒸馏水    【自制,二次蒸馏】

大豆油    【中粮食品有限公司】

丙酮      【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在60℃的温度下将40ml明胶水溶液(30%,质量比)加入到100ml大豆油中乳化,然后冷却,用丙酮洗去油,离心,干燥,得到蛋白质微球。将干燥后的蛋白质微球置于预热至150℃烘箱中,保持此温度24小时,冷却,过筛分级,装瓶压盖即可。

实施例3:白蛋白微球的制备

原料及来源

白蛋白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蒸馏水    【自制,二次蒸馏】

花生油    【中粮食品有限公司】

丙酮      【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