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螺旋霉素菌渣的生物学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8325.1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杰;浦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烁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00 | 分类号: | C12P1/00;C12P39/00;C12N1/00;A23K1/00;C12R1/645;C12R1/10;C12R1/6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40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螺旋 霉素 生物学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螺旋霉素菌渣的生物学方法,涉及到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和发酵工程学领域。
背景技术
螺旋霉素菌渣是螺旋霉素生产菌液体发酵生产的废弃物,其成分包括菌体、未利用完的培养基、培养基降解物、生产菌次级代谢物,以及在产品提取过程中添加的无机盐(如絮凝剂、助滤剂)等。螺旋霉素菌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粗蛋白含量较高,是一种可利用度较高的有机资源。但是螺旋霉素菌渣成分的复杂性限制了对其的处理再利用。除营养成分外,菌渣中还含有抗生素残留和螺旋霉素生产菌产生的多种次级代谢物。如果将菌渣直接作为饲料蛋白源使用,这些物质进入动物体内后就可能引起抗生素在动物体内的积累,进而威胁人类健康,安全性存在着很大问题。菌渣中虽有较高的粗蛋白,但这些蛋白的可吸收性不好,同时菌渣中含有多种无机盐,灰分过高,将菌渣直接作为微生物培养基氮源使用的效果也很差。
伴随着螺旋霉素工业的发展,螺旋霉素菌渣也呈现出分布广,资源量大的特点。这些大量未经处理的菌渣已经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当前如何有效处理菌渣污染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治理螺旋霉素菌渣污染并进行再利用,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螺旋霉素菌渣中的毒性因素,提高螺旋霉素菌渣的蛋白质量,将螺旋霉素菌渣转化为安全性高、性能优良的蛋白源,处理后的产品可以作为微生物培养基氮源或饲料蛋白源使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螺旋霉素菌渣的污染问题,并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使用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及复合酶制剂(两者合称为发酵因子),以螺旋霉素菌渣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其他辅料共同构成发酵底物进行固态发酵,再对发酵产物进行高温干燥灭活,即得产品。
本发明中的发酵底物,由螺旋霉素菌渣和其他辅料构成。其中螺旋霉素菌渣可以为干渣或湿渣(含水量0-75%),辅料可以是工农业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酒糟、粕类、麸皮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螺旋霉素菌渣所占比例(干基)为50-90%,辅料的比例(干基)为10-50%,
本发明中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包含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其中酵母菌占30-50%,地衣芽孢杆菌10-40%,黑曲霉30-50%,优选为酵母菌占40-50%,地衣芽孢杆菌20-30%,黑曲霉40-60%。
本发明中的复合酶制剂,包含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葡聚糖酶,其中蛋白酶占30-40%,纤维素酶20-30%,半纤维素酶20-30%,葡聚糖酶20-30%,优为蛋白酶占30%,纤维素酶30%,半纤维素酶20%,葡聚糖酶20%。
本发明中复合微生物发酵剂与复合酶制剂的添加比例=1-2∶1。
本发明中发酵因子与发酵底物的添加比例(按照干基量计算),发酵因子∶发酵底物=1-2∶100,优选为1.5∶100。
本发明中发酵底物的起始含水量为45-65%,优选为50-55%。发酵底物的堆高高度不得高于1.2m,优选为0.9-1.1m。发酵温度为45-55℃,优选为50-53℃。当发酵温度高于55℃时,应进行通风处理。发酵时间为48-60h,优选为54-58h。发酵底物的干燥灭活温度应大于80℃,干燥时间为12-20min,优选为15-18min。
螺旋霉素菌渣经处理后,产品粗蛋白质含量≥35%,灰分含量≤12%,水分含量≤10%,性能安全可靠。使用此产品部分或全部替代的传统氮源用于大环内酯抗生素发酵中,发酵效价提高10-30%,成本降低10-35%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取干螺旋霉素菌渣(含水量10%)54kg,湿啤酒糟(含水量70%)120kg,麸皮10kg,使发酵料水分为50%左右,然后接入0.75kg复合微生物发酵剂(酵母菌40%,地衣芽孢杆菌20%,黑曲霉40%)和0.75kg的复合酶制剂(蛋白酶30%,纤维素酶30%,半纤维素酶20%,葡聚糖酶20%),混合均匀。发酵底物堆高为1m。发酵温度控制在50-55℃,当发酵底物温度高于55℃时进行翻堆通风降温处理。发酵时间55h,经80℃干燥灭活15min,再粉碎、包装可得104kg产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烁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烁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