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淡水鱼鱼鳞中制备未变性胶原蛋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8018.3 | 申请日: | 200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美;万琼红;熊善柏;钟朝辉;党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2 | 分类号: | C12P21/02;C07K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淡水鱼 鱼鳞 制备 变性 胶原 蛋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天然产物的化学的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鱼鳞中制备未变性胶原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胶原(Collagen)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蛋白质,它与细胞增生、分化、运动、免疫、关节润滑、伤口愈合等密切相关。由于胶原蛋白的特殊功能,其提取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生物合成等工业领域,如医用胶囊、外科手术材料、食用明胶、照相明胶、化妆品等。目前生产的胶原蛋白制品的原料主要来源是从猪、牛等陆生哺乳动物的皮、骨和肌腱,因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许多疯牛病、口蹄疫等流行病的发生,使得从陆生动物皮、骨中提取胶原蛋白的危险性增大。欧美、日本等国家相继出台了不少法规,限制从牛等哺乳动物皮骨中提取物用于食品医药等对人体直接影响的产品中。因此,从水生动物鱼体废弃物中提取安全、卫生、无害的胶原蛋白已成为当前国内外业内人士研发的一个热门课题。
分析显示,胶原蛋白含量占鱼体总蛋白的25-30%,主要分布于鱼鳞和鱼皮中,且鱼鳞、鱼皮中的粗胶原蛋白就约占80%,而一般水产加工中都将鱼鳞、鱼皮作为废弃物扔掉的,尤其是鱼鳞。因此,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废弃物鱼鳞提取胶原蛋白不仅可推动水产加工业的发展,而且能化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国,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废弃鱼鳞约达5万吨,鱼鳞资源相当丰富,目前国内已有多家鱼鳞收购公司,将鱼鳞晒干作为一种资源出口。国外如日本也十分看好中国鱼鳞资源,并将在中国筹建生产基地共同开发鱼鳞胶原蛋白产品。
目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利用鱼体废弃物资源提取胶原蛋白的研究文献不少,以鱼皮为原料制取胶原蛋白较多,一般可采用酸碱处理法和酶解法。而鱼鳞胶原蛋白提取工艺通常采取以下工艺流程:鱼鳞→清洗凉干→酸碱脱盐处理→熬胶→过滤→浓缩→凝固→切片→干燥→粉碎制成品。上海水产研究所文献报道了制取鱼鳞胶原蛋白新工艺,其采用鱼鳞→清洗→脱脂→脱灰→热熔法→酶解→脱色→精滤→浓缩→灭菌→干燥→胶原蛋白粉末的制作工艺。专利号为CN1628540的文献涉及其以鱼鳞为原料,经清洗处理(去鱼鳞表面粘稠物及杂质)、干燥去腥、酸碱法脱灰脱脂,后进行高压催化蒸解,提炼液体状鱼鳞胶原蛋白产品。专利CN1582771涉及一种用鱼皮生产胶原蛋白工艺:将鱼皮洗净浸入稀碱水(NaOH或NaHCO3)中去除其杂蛋白,用醋酸水溶液溶解胶原蛋白后加食品酶和风味酶水解,使胶原蛋白形成小分子,经除苦、脱色、浓缩、干燥,即制成胶原蛋白肽。专利CN1560270还利用废弃物鱼皮胶原蛋白,以复合酶分步定向水解法生产降血压活性肽。其将鱼皮胶原蛋白放入磷酸缓冲溶液中,加入菠萝蛋白酶进行酶解,灭酶后用碱调pH至7.0-8.0,再加入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灭酶、冷却至常温,冻干后制得其降血压活性肽。专利CN1382806通过碱溶液处理深海鱼皮,再利用限制性酶解法处理鱼皮,净化酶解上清液即得可降解生物相容性的鱼皮胶原蛋白。日本专利JP2001200000公开了从海洋生物鲑鱼鱼皮中提取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先对鱼皮进行脱脂脱灰酸法处理,然后进行蛋白酶酶解、过滤、脱色、精滤、浓缩、灭菌干燥制得胶原蛋白粉。美国专利US2002164681提及从鱼皮、猪或牛皮中,采用蛋白酶酶解法提取制备胶原质,其中蛋白酶可选用木瓜蛋白酶、链霉蛋白酶等,经脱脂脱磷、酸处理后可得到生物相容性好的鱼皮胶原蛋白。欧洲专利EP682873公开了从海洋动物鱼体废弃物中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酶解处理方法制得鱼体胶原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0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