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LDMOS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4070.1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2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钱文生;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陈履忠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ldmos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MOS晶体管。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压LDMOS(横向扩散MOS晶体管,LateralDiffuse MOS Transistor)器件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同时也对高压LDMOS器件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压器件的漏电流引起的产品功耗问题越来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请参阅图1,高压LDMOS器件包括N型埋层10和N型外延层11。N型外延层11中包括高压P阱121和高压N阱122,还包括低压P阱131和低压N阱132。场氧化层14在P型有源区152外侧、低压P阱131中P型有源区152和N型有源区151的中间、高压N阱122的中间、低压N阱132中N型有源区151外侧。低压P阱131内的N型有源区151为该LDMOS器件的源极21。低压N阱132内的N型有源区151为该LDMOS器件的漏极23。源极21和漏极23之间区域的上方有栅极22。栅极22的下方有栅氧化层16。栅极22和栅氧化层16的一侧壁有氮化硅侧墙18与源级21隔离。栅极22和栅氧化层16的另一侧底部有场氧化层14与漏极23隔离。
高压LDMOS器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引入了场氧化层14和漂移区101,高压N阱122、低压N阱132、漏极23构成了高压LDMOS器件的漂移区101,如图1所示。其目的是为了改善电场的分布。但在高压N阱122中间的、用于隔离栅极21和漏极23的场氧化层14,其“鸟嘴”(bird beak)状边缘141处的电场很强,因碰撞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也逐渐增加,流向衬底的漏电流Isub逐渐变大,导致热载流子效应(hot carrier effect)变差。同时,流向衬底的漏电流Isub会造成寄生的NPN晶体管开启,引起器件的Snapback击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LDMOS器件,该器件可以满足高击穿电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高压LDMOS器件,包括栅极22和漏极23,所述漏极23在低压N阱132内,所述低压N阱132在高压N阱122内,所述高压N阱122之上且在栅极22和漏极23之间的部分具有氧化硅161,所述氧化硅161之上具有多晶硅171,所述氧化硅161和多晶硅171的两侧壁具有氮化硅侧墙18。
本发明一方面取消了现有高压LDMOS器件的栅极22和漏极23之间的场氧化层14,从而避免了场氧化层14的“鸟嘴”结构141引起的热载流子效应变差和器件的Snapback击穿。另一方面在漂移区101增加了额外的多晶硅171实现“场极板效应”,降低漏极23PN结附近的电场强度,从而能满足高的击穿电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的高压LDMOS器件的硅片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高压LDMOS器件的硅片剖面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0-N型埋层;101-漂移区;11-N型外延层;121-高压P阱;122-高压N阱;131-低压P阱;132-低压N阱;14-场氧化层;141-鸟嘴结构;151-N型有源区;152-P型有源区;16、161-氧化硅;17、171-多晶硅;18-氮化硅;21-源极;22-栅极;23-漏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本发明高压LDMOS器件包括:
N型埋层10,在该LDMOS器件最下方;
N型外延层11,在N型埋层10之上;
N型外延层11中包括水平排列的高压P阱121和高压N阱122;
低压P阱131,在高压P阱121内,或者在高压P阱121及临近的N型外延层11内;
低压N阱132,在高压N阱122内;
场氧化层14,分别在在P型有源区152外侧、低压P阱131中P型有源区152和N型有源区151的中间、低压N阱132中N型有源区151外侧。
N型有源区151,分别在低压P阱131和低压N阱132内;其中在低压P阱131内的N型有源区151为该LDMOS器件的源极21,在低压N阱132内的N型有源区151为该LDMOS器件的漏极23;
P型有源区152,在低压P阱131内;
氧化硅16,在低压P阱131的上方且在源极21和漏极23之间,氧化硅16为该LDMOS器件的栅氧化层;
多晶硅17,在氧化硅16之上,多晶硅17为该LDMOS器件的栅极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0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晶体管
- 下一篇:垂直轴式风力发电机的叶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