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车间底漆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0236.2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清;汪培庆;汪庆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暄洋化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83/00 | 分类号: | C09D183/00;C09D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1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车间 底漆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温可达800℃,在焊接、切割、火工校正等高温加工后,可使焊缝及火工 矫正区域的车间底漆烧损面积降低的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车间底漆,又被称之为钢材预处理底漆和保养底漆,是指钢板经喷射处理到一定级别后喷涂 的第一道底漆,其主要作用是保护钢板在制作(含焊接、切割、火工校正等)时少受大气腐 蚀。如造船行业中,一般情况下配有大型的预处理和喷涂车间底漆的生产车间,采购后的钢 板直接到车间,采用自动化流水线进行抛丸除锈到一定级别再采用自动高压无气喷涂机喷涂 车间底漆,国家标准GB/T 6747对车间底漆的基本技术参数进行了要求。
但是已有的车间底漆,在焊接、切割或火工矫正等高温加工后,涂层炭化严重,在400℃以 上区域严重受损,失去防锈功能。并且由于这种锈蚀,在造船、桥梁制备、户外支撑结构和 设备加工时,为了保证结构件的长效防腐寿命,一般情况下均进行彻底的二次喷砂除锈,这 样增加了工作量。例如,在造船行业,涂装占船舶制备总工时的14.5%,而二次除锈则沾到 涂装总工时的50%,为造船行业的瓶颈。减少二次除锈的工作量,对包括船舶在内的钢铁加 工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拟研发的耐高温车间底漆在原有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的基础上,采用耐热树脂对正硅酸 乙酯水解过程进行改性,并在锌粉粉体中加入超细不锈钢等合金粉、耐高温无机防锈颜料, 促进涂层的固化。耐高温车间底漆与传统的无机锌车间底漆相比,耐热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耐温可达800℃,在焊接、切割、火工校正等高温加工后,可使焊缝及火工区域的车间底漆 烧损面积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可以减少20-30%二次除锈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减少二次除锈工作量的,在焊接、 切割、火工校正等高温加工后,可使焊缝及火工区域的车间底漆烧损面积降低的无机硅酸锌 车间底漆。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耐高温的车间底漆,以正硅酸乙酯水 解物和有机硅树脂为固化剂,与一定比例的含锌粉、合金粉、铝粉浆等的浆料组成,固化剂 与浆料的重量比为1∶2~4。
其中,固化剂的各成分名称及重量份数分别为:
正硅酸乙酯(E-40) 15.0~50.0
异丙醇 15.0~60.0
蒸馏水 3.0~15.0
工业乙醇 5.0~10.0
硫酸 0.05~1
氟化钾 0~2.0
乙醇钠 0~2.0
硅树脂 0~10
氢氧化钾 0~0.5
氨水 0~2
AMP-95 0~2
浆料各成分名称及重量份数为:
气相二氧化硅 0.1~2.0
沉淀二氧化硅 0~5
丁醇 2.0~10.0
乙醇 1~10
膨润土 0.5~4.0
二甲苯 5~15
锌粉 50~70
镍粉 0~2
铝粉(浆) 0~2
不锈钢粉 0~2
磷铁粉 0~10
钛铁粉 0~10
钛白粉 0~5
沉淀硫酸钡 0~5
氧化铝粉 0~5
长石粉 0~5
优先的是,所述的正硅酸乙酯为含硅量为40±2%。
优先的是,所述的硫酸为重量固含量为70~97%的浓硫酸。
优先的是,所述磷铁粉、钛铁粉、锌粉、镍粉、不锈钢粉的目数为800目。
优先的是,所述铝粉是以铝粉浆的形式加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暄洋化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暄洋化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2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D 涂料组合物,例如色漆、清漆或天然漆;填充浆料;化学涂料或油墨的去除剂;油墨;改正液;木材着色剂;用于着色或印刷的浆料或固体;原料为此的应用
C09D183-00 基于由只在主链中形成含硅的、有或没有硫、氮、氧或碳键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涂料组合物;基于此种聚合物衍生物的涂料组合物
C09D183-02 .聚硅酸酯
C09D183-04 .聚硅氧烷
C09D183-10 .含有聚硅氧烷链区的嵌段或接枝共聚物
C09D183-14 .其中至少两个,但不是所有的硅原子与氧以外的原子连接
C09D183-16 .其中所有的硅原子与氧以外的原子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