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氟尿嘧啶-sn2-磷脂酰胆碱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2790.6 | 申请日: | 200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5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超;李玲;孙青䶮;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48 | 分类号: | A61K47/48;A61K31/513;A61K47/24;A61K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433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嘧啶 sn sub 磷脂 胆碱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的药物合成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5-氟尿嘧啶-磷脂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再具体地说是涉及5-氟尿嘧啶-sn2-磷脂酰胆碱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一)5-氟尿嘧啶的研究现状
1、概述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简称:5-FU),通用名为氟尿嘧啶(Fluorouracil,亦称:氟优),化学名:5-氟-2,4(1H,3H)-嘧啶二酮,其结构式如右,分子式C4H3FN2O2,分子量130.08,为白色或类白色或结晶性粉末,略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氯仿,在1957年由Heidelberger合成。
5-氟尿嘧啶为嘧啶类的氟化物,属于抗代谢抗肿瘤药,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抗肿瘤、抗病毒一线药物,尤其是对增殖性细胞群的各期均有杀伤性作用。很多研究表明,5-氟尿嘧啶在治疗皮肤疾病方面,亦具有较强的局部抗皮肤癌活性(van Ruth S,et al.Total bodytopical 5-fluorouracil for extensive non-melanoma skin cancer.Pharm World Sci,2006,28,159-162;Gross K,et al.5%5-Fluorouracil cream for the treatment of small superficial Basal cellcarcinoma:efficacy,tolerability,cosmetic outcome,and patient satisfaction.Dermatol Surg,2007,33,433-440)和抗尖锐湿疣药理活性(Pall A,et al.Therapeutic evaluation of intralesional 5%5-fluorouracil in condyloma acuminata.J Dermatol,2004,31(4):314-25.)。
2、临床应用
5-氟尿嘧啶是由尿嘧啶5位上的氢为氟所替换的一种碱基类似物。如果投与动物,可和尿嘧啶一样地被吸收而阻碍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是在生物体内核糖基化和磷酸化,变成氟尿嘧啶核苷酸,该酸由于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因而可抑制DNA的合成。另外,由于能形成三磷酸氟尿嘧啶,也为RNA所摄取,所以可合成异常的蛋白质,从而抑制肉芽组织增殖。
(1)适应症
主要用于消化系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食管癌等)、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膀胱癌、肺癌、皮肤癌、头颈部癌等。
其中,所述的皮肤癌(skin cancer)包括恶性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淋巴瘤、特发性出血性肉瘤(即:Kaposi肉瘤)、汗腺癌、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血管肉瘤等。
此外,还用于治疗尖锐湿疣、寻常疣、扁平疣、银屑病、着色性干皮病、光线性角化、博温病、博温样丘疹病、白癜风等。
(2)用量用法
5-氟尿嘧啶作静脉推注与滴注所用剂量相差甚大,必须注意。
①静注:推注剂量一般为每日10~12mg/kg,连用3~5日,然后改用每次5~10mg/kg,隔1~2日1次,疗程量5~7g。亦有主张每周1次静注10~15mg/kg作为维持量。1次500~750mg,隔日1次。国际上常用的“饱和”剂量法每kg体重为12~15mg,连续4、5日,以后改为隔日1次,出现毒性反应后剂量减半。也有人采用一开始每平方米体积即给500~600mg,每周1次的方法,而不用饱和剂量。一个疗程总量成人可达5.0~7.5g。胸腹腔内注射0.75~1g/次,5~7日1次。瘤内注射,如用于宫颈癌等,0.25~0.5g/次,可以注射器直接应用,不必稀释。
②静滴:毒性较直接注射为低。静滴,如每日用到15~30mg/kg时,每次滴注时间不得短于6~8h,此量不能用于推注,以10日为一个疗程。一般为每kg体重15mg,溶于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液中,滴注2~8h,每日1次,连续5日,以后将剂量减半,隔日1次,直至出现毒性反应。治疗绒毛膜上皮癌时可将剂量加大到每日每kg体重25~30mg,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l中静滴6~8h,每10日为一个疗程。
③动脉插管注射: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750~1000mg 1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2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