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晶炉导流筒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30750.8 | 申请日: | 2008-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1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廖寄乔;邰卫平;王跃军;龚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金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15/00 | 分类号: | C30B15/00;F27B14/04;F27B5/04 |
| 代理公司: | 益阳市银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舒斌;夏宗福 |
| 地址: | 413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晶炉 导流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晶炉热场零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单晶炉导流筒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单晶炉拉制单晶硅棒时,盛装多晶硅块等原料的石英坩埚放入位于埚托之上的石墨坩埚托内,在保护性气氛中加热熔化,调控到工艺温度后,籽晶经导流筒插入熔融多晶硅液中,与坩埚作逆向旋转并向上提升,使多晶硅液按籽晶的硅原子排列顺序结晶凝固成单晶硅棒。目前单晶炉导流筒普遍由石墨制成,在单晶硅棒拉制过程中,起着高温气体导流的作用。既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又要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以保持导流筒内单晶硅棒区与熔融的多晶硅液区的温差。由于石墨制品强度低,其抗折强度为13MPa左右,导热系数为140W/mK左右,抗热震性能较差,使用寿命较短;此外,大尺寸导流筒成形困难,耗材较多,难以满足单晶硅生产发展的需要。炭/炭复合材料是一种将炭纤维制成的网胎与网胎、或炭布与炭布、或网胎与炭布复合,再经过增密、炭化和石墨化处理而成,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烧蚀、热膨胀系数小、耐急冷急热而不变形不开裂等优良性能,特别适应于高温领域,现已成为或将逐步成为航空航天、冶金、新能源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炭/炭复合材料加工制成的单晶炉导流筒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单晶炉导流筒,其导流筒由炭/炭复合材料加工制成。
一种单晶炉导流筒,它由炭纤维经制坯一增密一纯化一机加工制成。
本发明所述导流筒包括表层和里层,表层的表观密度为1.2g/cm3~1.7g/cm3,里层的表观密度为0.4g/cm3~0.9g/cm3。
本发明在加工时,为减缓里层的增密速度,使表层与里层的表观密度出现较大差异,在表层与里层之间设有缓渗层。
本发明所述的缓渗层为膨胀石墨纸或硫酸纸,为使表层与里层结合紧密、牢固,在膨胀石墨纸或硫酸纸上设有孔。
本发明所述单晶炉导流筒的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制坯:将由炭纤维制成的网胎与炭布通过针刺使之复合成毡,作为表层,与作为里层的网胎层层缠绕后针刺复合,制成导流筒预制体;
(2)增密:将步骤(1)所得的导流筒预制体经化学气相渗透(沉积)和/或液体浸渍增密,制成所需要求的导流筒坯体;
(3)纯化:将步骤(2)所得的导流筒坯体放入高温炉中,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去除其中杂质;
(4)机加工:将步骤(3)所得导流筒坯体机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导流筒。
本发明在加工时,为减缓里层的增密速度,使表层与里层的表观密度出现较大差异,在步骤(1)中将作为表层的毡、缓渗层及里层层层缠绕后针刺复合,然后再在其上依次缠绕缓渗层、作为表层的毡进行针刺复合,制成导流筒预制体。
本发明在步骤(1)中,所述网胎的面密度为20g/m2~160g/m2,炭布的面密度为200g/m2~320g/m2,制成的导流筒预制体,其表观密度为0.25g/cm3~0.58g/cm3。
本发明在步骤(2)中,导流筒坯体的表观密度达到0.8g/cm3~1.4g/cm3。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工艺合理,因导流筒表层为高密度(1.2g/cm3~1.7g/cm3)的炭/炭复合材料,其抗折强度为110MPa左右,导热系数仅为10W/mK左右,而里层为低密度(0.4g/cm3~0.9g/cm3)的炭/炭复合材料,导热系数仅为0.8W/mK左右,因此,导流筒综合性能好,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又具有较好的抗热震性和保温性能;同时,较之石墨导流筒,减小了导流筒壁厚,减轻了导流筒质量,其自身耗能也减少。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附图可知,一种单晶炉导流筒,其导流筒由炭/炭复合材料加工制成。
一种单晶炉导流筒,它由炭纤维经制坯-增密-纯化-机加工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金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金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形机器人球壳展开机构
- 下一篇:铸入铝合金气缸体的内燃机气缸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