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时测量纳米材料光致伸缩性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0573.3 | 申请日: | 200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学军;陈义强;王甲世;龚伦军;余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测量 纳米 材料 伸缩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性能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时测量纳米材料 光致伸缩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材料的光致伸缩性能,人们已经设计并制作出各种微结构光 机械器件。例如:利用光致伸缩性能制作光致动继电器、光致动步进 机、光致动声表面波器件和光跟踪传感器等。在这些器件的指标评价 体系中,准确测量材料的光致伸缩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意义 上测量材料光致伸缩的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位移传感测量方法, 如(Mechatronics 10(2000)467-487)中报道测量掺镧铁电陶瓷材 料光致应变的方法。由于不能对纳米材料精确定位,该方法仅适合测 量体材料,而无法用于测量纳米材料如纳米带、纳米线等结构的光致 应变。另一种是用原子力显微镜探针技术对纳米材料,实现纳米级精 度定位和原位压入,如科学杂志(Science 277(1997)1799-1803) 中报道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探针技术测量硫化玻璃薄膜的光致伸缩。 但是,原子力显微镜是利用光传感探针技术进行探测的,它的固有激 光可能与入射光束发生相互作用,还可能对纳米材料产生影响,所以 用传统的原子力显微镜技术表征材料的光致性能时其测量结果可能 是不准确的。
目前,国内外利用电容传感探针原位压入保载方法测量纳米材料 的蠕变和塑性变形等常规力学性能的报道较多。例如:中国专利(专 利号200510124587.8)报道了采用三片电容板传感技术的纳米压痕 法测试金属薄膜室温压入蠕变性能;材料科学与工程(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449-451(2007)962-965)报道了用 纳米压痕法研究铈基金属玻璃塑性变形。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到 利用原位压入保载模式,在延长的保持载荷阶段改变光注入条件,测 量纳米材料的光致伸缩以及观察其可恢复性程度的报道。
由于高度微型化、高度集成化的需要,纳米材料的光致伸缩性能 在微纳机械系统中有着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但是受到低尺度表征技 术的限制,纳米材料光致伸缩性能的测量是困难的。因此,亟待发展 一种测量纳米材料光致伸缩性能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时测量纳米材料光致伸缩性能的方 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实时测量纳米材料光 致伸缩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三片电容板传感纳米探针技术对纳米材料定位和成像, 找到纳米材料光滑平整表面,确定纳米材料沿压入方向的厚度。
(2)将功率密度为0.2-0.8mW/cm2入射光束引入纳米探针装置, 光束入射到金刚石纳米探针与纳米材料相接触区域,对纳米材料实施 原位压入保载实验。在延长的保载时间阶段改变入射光束的波长和功 率密度,记录探针压痕位移-时间变化曲线。从该曲线上计算光照开始 和结束时的位移值之差,为纳米材料沿压入方向的光致变形量。
(3)纳米材料的光致变形量与其厚度的百分比为光致伸缩应变, 该光致伸缩应变即为纳米材料的光致伸缩性能。
纳米材料包括量子点、纳米带、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纳米 环和纳米薄膜。
入射光束波长是通过滤波片调制的。
光束经压电传感器的双平面镜窗口反射后,入射到金刚石纳米探 针与纳米材料相接触区域。
纳米探针可为维氏或努氏探针。
纳米探针原位压入保载阶段,保载时间为10-100s。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它可解决测试纳米材料在光辐照下 光致伸缩性能的技术难题。该方法简单易行,避免了传统的原子力显 微镜技术中固有激光的影响,能够准确可靠地测量纳米材料的光致伸 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入射光束连接三片电容板传感纳米探针装置示意 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氧化锌单个纳米带形貌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在无光照下,利用原位压入保载方法获得 单个氧化锌纳米带的压痕载荷-时间曲线;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在控制白光束“开”15秒与“关”15秒 交替变化下,利用原位压入保载方法获得单个氧化锌纳米带的压痕载 荷-时间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遮阳防雨防风吹的刚性百叶帘
- 下一篇:一种治疗手足癣和牛皮癣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