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胶用纳米银粉的制备、贮存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0523.5 | 申请日: | 2008-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芝华;王炎伟;于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纳米 银粉 制备 贮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贵金属纳米银粉的制备、贮存方法,特别是采用化学液相法还原高浓度硝酸银研制纳米银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银粉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化纤中加入少量的纳米银粉,可以改善化纤制品的某些性能,并使其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在氧化硅薄膜中掺杂适量的纳米银粉,可使镀这种薄膜的玻璃有一定的光致发光性;利用纳米银粉作稀释制冷剂的热交换器效率较传统材料高30%;工业上用纳米银粉作为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大大提高反应速度和效率等;另外,纳米银粉在导电胶、导电浆料等电子行业的应用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外制备纳米银粉普遍采用的方法有:热分解法、电化学法、物理法、化学沉积法等。物理法能够得到高纯度的纳米银粉,但对设备要求高且生产成本较高、投资大、工业生产难度高。液相化学还原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法,将银盐中的银离子还原成原子银,从而制备出纳米银粉。液相化学还原法具有工艺简单,容易操作,生产成本低,是最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之一。Chou Kan-Sen等采用甲醛还原硝酸银溶液制备纳米银粒子,然后用于添加到导电胶中(Effect of nano-sized silver particles on the resistivity of polymeric conductiveadhesiv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Adhesion&Adhesives25(2005)),制备出的银溶胶纳米粒子大小为7nm-20nm,可稳定24小时,但所采用的硝酸银浓度仅为0.01M,保护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最佳用量为硝酸银质量的9.27倍,并且生产量较小。
但上述液相化学还原法存在如下缺点:
(1)采用的硝酸银浓度相对较低,不利于规模生产。
(2)固液分离后的滤液没有进行处理,使得银的回收率相对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应硝酸银浓度高、银粉回收率高、生产工艺简单、操作便利、设备投资少、生产周期短的纳米银粉的制备方法。制备球形纳米银粉,粒径大小均匀、分布窄、纯度高、分散性好,贮存稳定性好,长时间保存而不发生氧化。
本发明导电胶用纳米银粉的制备、贮存方法,采用化学液相法还原高浓度硝酸银来制备纳米银粉并低温贮存,
①将固体硝酸银溶于蒸馏水,配成硝酸银氧化液,置于35℃-45℃的水溶中恒温;将次磷酸钠加蒸馏水配成还原液,加入保护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剂六偏磷酸钠进行混合,放在磁力搅拌机上加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用硫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到1-2;
②还原液加热到40℃-45℃的范围内,在搅拌条件下将硝酸银溶液滴加其中,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得到紫红色银溶胶;
③将银溶胶静置后,进行离心分离,滤液回收浓缩返回下次离心分离,固体进行下一步的洗涤;
④将分离得到的固体纳米银粉分别用钝化剂、丙酮、无水乙醇洗涤;
⑤将洗涤后的纳米银粉放于真空干燥箱中烘干,最终可得到黑色纳米银粉末;
⑥将得到的黑色纳米银粉末密封包装好,置于低温贮存备用。
所述的硝酸银浓度范围在0.75mol/L-1.0mol/L之间,最优选1.0mol/L;还原剂次磷酸钠的浓度在0.05mol/L-0.1mol/L之间,最优选0.1mol/L,为其所用物质的量为将硝酸银还原完全的理论用量的2-4倍,其中4倍最佳;保护剂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与硝酸银质量相等;分散剂六偏磷酸钠的量为硝酸银质量的10-13%,最优选12.5%。
硝酸银溶液滴加速度最优选为20滴/min。离心分离速度最优选为7000r/min。所用钝化剂为w=1.0%的1,2,3-苯并三氮唑。干燥条件为50℃-60℃。硝酸银氧化液在35℃-45℃的水溶中恒温,最优选为40℃。
硝酸银溶液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30min。将银溶胶静置1个小时后进行离心分离。
制备得到的纳米银粉贮存温度控制在1℃-10℃。
该方法具有以下的工艺过程和工艺步骤:
a.分别配制硝酸银溶液和还原液
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银溶于蒸馏水配成1.0mol/L的溶液并40℃水浴恒温;将次磷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六偏磷酸钠加蒸馏水混合配成还原液,其中次磷酸钠浓度为0.1mol/L,物质的量为理论用量的4倍;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质量与硝酸银质量相等;六偏磷酸钠加入质量为硝酸银质量的12.5%;用浓度为1.0mol/L的硫酸溶液调节还原液pH值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5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