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车窗升降智能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9450.8 | 申请日: | 200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杜鑫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增辉 |
主分类号: | E05F15/20 | 分类号: | E05F15/20;E05F15/14;B60J1/17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车窗 升降 智能 控制器 | ||
1. 一种全自动车窗升降智能控制器,其与设置在左前车门上的 四车窗控制开关(1)、副门童锁控制开关(11)、用于接收来自汽车 遥控器的开/关车门锁信号的遥控接收电路(2)、将开/关车门锁信号 转换成驱动左前门锁电机开/关车门的电源信号的左前门锁电机驱动 电源电路(3)配合使用;
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副门童锁控制开关(11)连接的四车窗控制 开关输入电路(14),其将来自四车窗控制开关(1)经副门童锁控制 开关(11)的控制四车窗升/降的信号输入给控制芯片(5);
开/关车窗信号转换电路(4),其将左前门锁电机驱动电源电路 (3)输出的驱动左前门锁电机开/关车门的电源信号转换成开/关车窗 信号;
控制芯片(5),在副门童锁控制开关(11)接通情况下,其根据 来自开/关车窗信号转换电路(4)输出的开/关车窗信号或四车窗控制 开关(1)输出的升/降车窗信号,经指令译码后输出相应的操作指令, 通过缓冲驱动集成电路(6)控制车窗电机升降驱动电路(7)驱动车 窗开/关;
缓冲驱动集成电路(6),其与控制芯片(5)连接;
车窗电机升降驱动电路(7),其与缓冲驱动集成电路(6)连接;
5V电源电路(8),为控制芯片(5)提供直流电源;
汽车常电电源(15),为缓冲驱动集成电路(6)、车窗电机升降 驱动电路(7)、5V电源电路(8)提供电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车窗升降智能控制器,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车窗电机电流取样电路(9),其检测出车窗电机 升降驱动电路(7)内电机的工作电流;
电流检测放大比较电路(10),将车窗电机电流取样电路(9)检 测出的电机工作电流进行放大比较后向控制芯片(5)输出电机工作 电流是/否过流信号,经控制芯片(5)分析某路电机是/否过流信号来 输出是/否停止相应电机信号控制车窗电机升降驱动电路(7)工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车窗升降智能控制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5)能够在短按四车窗控制开关(1)松手后, 通过缓冲驱动集成电路(6)控制车窗电机升降驱动电路(7)完成自 动驱动车窗开/关的工作。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车窗升降智能控制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5)型号为PIC16F73,其引脚②、③、④、 ⑤、⑥、⑦、分别为左前升车窗信号输入端、左前降车 窗信号输入端、右前升车窗信号输入端、右前降车窗信号输入端、左 后升车窗信号输入端、左后降车窗信号输入端、右后升车窗信号输入 端、右后降车窗信号输入端;控制芯片(5)的引脚②、③、④、 ⑤、⑥、⑦、分别通过接口J6的脚③、④、⑤、⑥、 ⑦、⑧、①、②与四车窗控制开关(1)连接;控制芯片(5)的 引脚分别为开车窗信号输入端、关车窗信号输入端;控制芯 片(5)的引脚为左前升 车窗信号输出端、左前降车窗信号输出端、右前升车窗信号输出端、 右前降车窗信号输出端、左后升车窗信号输出端、左后降车窗信号输 出端、右后升车窗信号输出端、右后降车窗信号输出端。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车窗升降智能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开/关车信号转换电路(4)包括有开车窗信号转换三极管 Q1、关车窗信号转换三极管Q2,开车窗信号转换三极管Q1基极与 第一电阻R1、第五电阻R5的一端都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通 过接口J6的第⑨脚与左前门锁电机驱动电源电路(3)连接,第五 电阻R5的另一端与开车窗信号转换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开车窗 信号转换三极管Q1的集电极作为开/关车信号转换电路(4)的开车 窗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芯片(5)的开车窗信号输入端连接;
关车窗信号转换三极管Q2基极与第二电阻R2、第六电阻R6的 一端都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接口J6的第⑩脚与左前门 锁电机驱动电源电路(3)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关车窗信 号转换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关车窗信号转换三极管Q2的集电极 作为开/关车信号转换电路(4)关车窗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芯片(5) 的关车窗信号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增辉,未经张增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94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轴向分级的低排放燃烧器的附壁型喷射系统
- 下一篇:通风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