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评价镁、铝及其合金耐蚀性的浸泡转色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28153.1 申请日: 2008-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1281114A 公开(公告)日: 2008-10-08
发明(设计)人: 张永君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1N17/00 分类号: G01N17/00;G01N21/78;G01N31/22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何淑珍
地址: 510640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评价 及其 合金 耐蚀性 浸泡 转色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评价材料耐蚀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材料性能评价在材料科学与技术的研发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材料耐蚀性评价结果直接关系到有关工艺优化的方向,如以增强材料耐蚀性为主要任务的各种表面改性技术,包括阳极/微弧氧化、化学转化、化学镀、电镀等等,皆以耐蚀性测试结果作为指导工艺参数优化的依据。

材料耐蚀性评价方法很多,如①动电位极化、交流阻抗谱、循环伏安法等电化学测试技术,②全浸、半浸和间浸模拟浸泡试验和动态浸泡试验技术,以及③盐雾试验、电解加速试验等加速腐蚀试验技术,等等。上述测试技术在评价材料的耐蚀性方面各具千秋,却也存在如下主要缺陷:依赖价格昂贵的测试仪器/设备且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①、②和③,其中技术①的设备成本最高;测试周期长,如②和③的试验周期一般为24h以上,有些试验最长达数周之久;测试结果的解析复杂,如①。

针对上述缺陷,直观、经济而有效的评价方法应运而生。典型的如点滴试验法。所谓点滴试验,就是在洁净的试样表面滴一滴腐蚀溶液,从滴上溶液到出现腐蚀变化所需时间作为材料耐蚀性考核标准的方法。如《电镀溶液与镀层性能测试》(张景双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57-158页)介绍的方法。点滴试验法简便易行,却也存在以下主要不足之处:其一,液滴量受取液工具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其二,腐蚀液对不同材料或表面状态不同的相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浸润性;其三,过小的腐蚀液体积、多变的材料表面颜色、侵蚀发生时气泡的产生等容易影响测试者对“腐蚀变化”发生的准确判断。上述不足导致点滴试验结果的重现性、准确度和可对比性难以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评价镁、铝及其合金耐蚀性的浸泡转色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评价镁、铝及其合金耐蚀性的浸泡转色法:将镁、铝或其合金浸入腐蚀促进液,以溶液颜色发生完全转变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转色时间来评价材料耐蚀性的好坏。

所述腐蚀促进液为水基溶液,其中指示剂为KMnO4,其浓度为2~500mg/L;其中侵蚀剂为HNO3,其浓度以密度为1.4g/mL的硝酸计为0.2~50ml/L。

所述腐蚀促进液体积与材料表面积的比值即容面比为2-100ml/cm2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一、克服了现有点滴试验法的诸多缺陷,提高了测试的灵敏度和结果的重现性及可比性。通过调整显色剂和侵蚀剂的相对含量,可灵活控制测试时间。

二、简单易行,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尤其适合于需对材料耐蚀性进行大批量快速测评的场合(如各种表面改性技术工艺参数优化的情况),提高了检测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按如下组成以蒸馏水临用新配腐蚀促进液:2mg/LKMnO4、0.2ml/LHNO3(密度为1.4g/mL,下同)。将AZ91D镁合金试样经水磨砂纸由粗到细依次打磨至1500#,水洗、无水乙醇漂洗后吹干。按容面比2ml/cm2将试样浸入上述腐蚀促进液,轻轻震摇,观察溶液由淡紫红色变为无色所经历的时间为2分16.11秒。

实施例2

除将溶液组成改为5mg/LKMnO4、0.5ml/LHNO3外,其它同实施例1。结果观察到溶液由浅紫红色变为无色所经历的时间为1分34.82秒。

实施例3

除将溶液组成改为10mg/LKMnO4、1ml/LHNO3外,其它同实施例1。结果观察到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所经历的时间为1分0.13秒。

实施例4

除将溶液组成改为10mg/LKMnO4、2ml/LHNO3外,其它同实施例1。结果观察到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所经历的时间为28.76秒。

实施例5

除将溶液组成改为10mg/LKMnO4、4ml/LHNO3外,其它同实施例1。结果观察到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所经历的时间为12.47秒。

实施例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1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