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陈年铁观音陈香茶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6618.X | 申请日: | 200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8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罗一帆;赵超艺;许旋;邱易生;曾飒;凌彩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63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陈年 铁观音 陈香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观音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陈年铁观音陈香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铁观音以色泽翠绿、汤色蜜绿明亮、滋味鲜爽、香气清锐、外形紧实圆结为人们所喜爱,市场价格走俏。加工后的铁观音成品茶,为了防止在贮藏过程中,其品质成分受内外因子的作用而发生变化,改变原有的色、香、味品质特征。对于中下档、低档铁观音通常采用常温贮藏法贮藏,中上档、高档铁观音则采用冷库、冰柜等低温贮藏法贮藏用,温度均为0-5℃。但不管是采用常温贮藏还是低温贮藏,如何长时间卖不出去,铁观音的色泽变褐、汤色变黄、滋味陈旧变质、香气变淡、外观变黑。铁观音失去原有的色、香、味,价值大降。如何利用这些卖不出去贮藏时间长的过期陈年铁观音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使其成为价值较高的茶叶成品,是值得探讨的。
现有的茶叶加工技术均没有对通过再加工使长时间贮藏或过期的成品铁观音茶叶重现价值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再加工使贮藏时间长或过期的铁观音茶叶重现价值的陈年铁观音陈香茶的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陈年铁观音陈香茶的加工方法,采用铁观音成品茶,再经过发酵氧化工序及陈化工序完成。
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是对陈年铁观音成品茶,增加了茶叶的发酵、后氧化、后陈化方法,使其产生生物化学作用,使长时间贮藏的低值铁观音茶叶内的化学成分发生转化,茶叶由过期的陈旧变质味成分转化为陈香的成分,由霉变味转化为陈香味,由褐黑色转化为金红色等。采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加工后的铁观音,除汤色外,基本保持原有铁观音的滋味与香气,同时增加了一种带有陈香滋味的特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酵氧化工序包括三次发酵步骤:
第一次将茶叶置于恒温恒湿容器中,调节含水量为20%-23%,保温45℃-50℃,放置45-50小时;
第二次将茶叶置于恒温恒湿容器中,调节含水量为12%-14%,保温35℃-38℃,放置24-30小时;
第三次将茶叶加热到80℃至其含水量为8%-10%,保温30℃,放置30-35小时。
所述发酵氧化工序还包括高温消毒的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次发酵前,把铁观音成品茶叶先经过70~75℃加热45~50分钟,以杀死残留在茶叶上的微生物;
第二次发酵前,将茶叶取出,80~85℃加热25~30分钟,杀死发酵时产生的微生物;
第三次发酵前,将茶叶取出,并搅动混合均匀,加热到80℃至其含水量为8%-10%。
所述陈化工序是将茶叶在常温下露空放置8-10天,然后在90~95℃下进行提香炒制。
所述发酵氧化工序和陈化工序之间还包括干燥工序。
所述干燥工序采用低温一次干燥法,控制干燥温度75~80℃直至茶叶含水量低于5%。
本发明所述铁观音成品茶采用长时间贮藏或过期的铁观音成品茶。
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与参数均采用正交试验及最优化试验进行,最终确定得到最佳条件与参数。本方法工序简单,制作容易。制得的铁观音陈香茶由于采用了发酵、后氧化、后陈化等生物化学方法,茶叶由过期的陈旧变质味成分转化为陈香的成分,由霉变味转化为陈香味,由褐黑色转化为金红色等。铁观音陈香茶既保留了原有铁观音的滋味与香气,还增添了陈香滋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加工工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加工工序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准备:陈年铁观音成品茶作为原料。特别是,所用的铁观音茶叶是经过长时间贮藏的、低值的、或过期的陈年铁观音。
(2)原料前处理:铁观音茶叶需经过70~75℃加热45~50分钟后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66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