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挤压高新节能铜母线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668.7 | 申请日: | 2008-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5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良;周永甫;李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爱多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5/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23江苏省江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挤压 节能 母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工用铜母线,具体涉及一种电工用连续挤压高新节能铜母线的制备方法。属电工合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母线是制作电机电器绕组线圈、高低压电器开关触头及供配电设备安装用导体材料。铜母线按其用途可分软铜母线和硬铜母线。传统的铜母线熔炼工艺采用“下引浇铸”的方法,在浇注时铜液有与氧接触的机会,故对氧含量不能得到控制。因此其含氧量较高,电阻较大,延展性较差,90°弯曲易裂口。对产品的质量带来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氧含量低的连续挤压高新节能铜母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接挤高新节能压铜母线的制备方法,材料中铜+银含量≥99.94%,氧含量≤0.0015%,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熔炼将1#电解铜或阴极铜置于熔烧炉内,并升炉温保持铜液温度1150℃±20℃,铜液表面覆木炭层,使铜液始终与氧隔离;
步骤二、上引连铸将中空结晶器直接伸入铜液内,中空结晶器采用水隔套冷却,铜液在中空结晶器内凝结成固体,固体上端用牵伸机构牵伸制作成铜杆;
步骤三、连续挤压将步骤二所得铜杆置于挤压机内连续挤压成坯料;
步骤四、冷拔成型将步骤三所得坯料置于拉拔机上冷拔成型,制成连续挤压铜母线。
由于本发明采用“上引连铸、水隔冷却”的方法,在连铸时铜液没有与氧接触的机会,故对氧含量能得到控制。本发明连续挤压铜母线是电机和变压器的绕组、高低压电器的较佳材料。其主要技术指标是:
一、材质:铜+银含量≥99.94%,氧含量≤0.0015%;
二、机械性能
(1)伸长率≥40%(软连续挤压铜母线)
(2)抗拉强度≥206N/mm2,表面弯曲不出现裂口或三角口(硬连续挤压铜母线)
三、电阻
(1)软连续挤压铜母线电阻率≤0.01715Ω.mm/m2;
(2)硬连续挤压铜母线电阻率≤0.01770Ω.mm/m2;
四、连续挤压铜母线产品规格为:
宽度≤160mm,截面(宽×厚)≤1440mm2的各种规格,最大规格12mm×160mm。
该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基本处于无氧状态下加工,产品质量与无氧铜母线相当,生产现场环境得到更大的改观,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与传统的铜母线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含铜量纯,比普通铜母线纯0.04%;
2、氧含量低,氧含量≤0.0015%;
3、电阻较小,导电性能好,比普通铜母线高1%;
4、延伸性大,伸长率比普通铜母线高5%;
5、节能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制备软连续挤压铜母线
步骤一、熔炼将1#电解铜置于熔烧炉内,并升炉温保持铜液温度1150℃,铜液表面覆木炭层,使铜液始终与氧隔离;
步骤二、上引连铸将中空结晶器直接伸入铜液内,中空结晶器采用水隔套冷却,铜液在中空结晶器内凝结成固体,固体上端用牵伸机构牵伸制作成铜杆;
步骤三、连续挤压将步骤二所得铜杆置于挤压机上连续挤压成坯料;
步骤四、冷拔成型将步骤三所得坯料置于拉拔机上冷拔成型,制成连续挤压铜母线。
步骤五、真空退火将步骤四所得连续挤压铜母线置于真空退火炉内真空退火,退火温度560℃,即得软连续挤压铜母线。
主要技术指标:
1、材质:铜+银含量=99.94%,氧含量=0.0015%;
2、伸长率:42
3、电阻:0.01708Ω.mm/m2;
实施例2:制备硬连续挤压铜母线
步骤一、熔炼将阴极铜置于熔烧炉内,并升炉温保持铜液温度1170℃,铜液表面覆木炭层,使铜液始终与氧隔离;
其余步骤同例1。
主要技术指标:
1、材质:铜+银含量=99.94%,氧含量=0.0015%;
2、抗拉强度:206N/mm2,表面弯曲不出现裂口或三角;
3、电阻:0.01760Ω.mm/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爱多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爱多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火花平抛实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