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渗型混凝土裂缝修补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18556.8 申请日: 2008-02-29
公开(公告)号: CN101230244A 公开(公告)日: 2008-07-30
发明(设计)人: 许戈文;鲍俊杰;刘都宝;熊潜生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大学
主分类号: C09J163/10 分类号: C09J163/10;C09J11/06;E01C11/10;E01C9/00;E02B3/16;E02B8/00;E04G23/02;C09J175/14
代理公司: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金惠贞
地址: 23003***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混凝土 裂缝 修补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道路、大坝或机场的自渗型混凝土裂缝修补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工程建筑中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建筑物所处环境条件的影响、设计不当、施工质量等原因,混凝土产生裂缝等病害是较为常见的。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86104918A提到的一种环氧树脂浆液,最突出的优点在于浆液的粘度较小,但其固化时间较长,通常需要数小时至几天;而修补工程一般都希望较短的初凝时间,以缩短工期,提高效率。

丙烯酸类修补材料具有低粘度快固化的特点,但存在体积收缩大、热粘冷脆的缺点。中国专利CN1198460报道的一种快速固化的丙烯酸类结构黏合剂,是一种基于乙烯基聚氨酯和丙烯酸类的双组分结构粘合剂,具有固化时间快,粘结强度高的优点,但由于其配方中需要加入过渡金属的螯合剂,还需用取代的二氢吡啶做活性稀释剂,比较繁琐。

聚氨酯树脂类灌浆材料是一种较好的补缝材料,此类材料胶结性好,弹性好,耐低温,耐疲劳,但通常粘度都很大,不适合修补细缝。中国专利CN1247882A报道的一种双组分聚氨酯建筑密封膏及生产工艺,其双组分聚氨酯以NCO封端,粘度达到200cps以上,但大粘度不适合修补细缝。

中国专利CN1376756报道的一种道路裂缝密封胶,有很好的粘接性和弹性,可用于裂缝修补;但其粘度较大,且用甲苯做溶剂,不够环保。

中国专利CN101081933报道的一种绿色环保型聚合物乳液无机粉体与纳米材料复合改性乳化沥青裂缝修补料,但由于其是水乳型,水挥发速度慢,修补胶水固化慢,不适合在快速修补场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渗型混凝土裂缝修补胶及其制备方法,达到兼具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环氧树脂的优点,具有低粘度、自渗性、快固化、高强度、高耐久且操作简便的特点,可应用于道路、大坝或机场的裂缝修补工程,解决裂缝难题。

本发明的自渗型混凝土裂缝修补胶,其特征在于使用前分为主组分A和副组分B两种分开的配方,其中的组成成分及在各自组分中所占的质量比如下:

主组分A:乙烯基聚氨酯        10~50%

         乙烯基单体          10~60%

         不饱和环氧树脂      10~60%

         促进剂              0.1~10%

         阻聚剂              0.01~1%

         副组分B:增塑剂     60~90%

         硅烷偶联剂          1~35%

         引发剂              1~5%。

本发明的上述自渗型混凝土裂缝修补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各组成成分在各自组分中所占的质量比将10~50%的乙烯基聚氨酯、10~60%的乙烯基单体、10~60%的不饱和环氧树脂、0.1~10%的促进剂和0.01~1%的阻聚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出料包装,即得主组分A;将10~90%的增塑剂、1~10%的硅烷偶联剂和1~5%的引发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出料,即得副组分B;使用前将主组分A和副组分B分别包装,使用时再将主组分A与副组分B混合在一起,主组分A与副组分B的配合质量比为50∶1~10。

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烷基中碳原子数不超过20的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苯乙烯、α-烷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烯甲酯、乙烯乙酯、乙烯丙酯、乙烯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和/或丙烯酸-β-羟丙酯。

所述不饱和环氧树脂包括不饱和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E型环氧树脂、糠酮环氧树脂或聚丁二烯环氧树脂。

所述促进剂包括六亚甲基四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二甲胺或二苄胺。

所述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间甲酚、对甲酚或对羟基苯甲醚。

所述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所述引发剂包括过氧化苯甲酰、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叔丁酯、甲醛、抗坏血酸、甲醛次硫酸钠、偏亚硫酸钠或硫酸亚铁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5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