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型汽车盘式制动器间隙手动调整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6211.9 | 申请日: | 200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崔慧萍;李清连;刘宏威;孔卓;庞贵奇;袁其旺;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44 | 分类号: | F16D65/4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002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汽车 制动器 间隙 手动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型汽车盘式制动器的间隙手动调整机构,属于盘式制动器间隙调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用于重型汽车的盘式制动器比鼓式制动器的重要优势之一就是盘式制动器便于实现制动间隙的自动调整,而间隙自调机构的结构及性能,是对比各种盘式制动器优劣的重要指标,目前在装配过程中必须要手动调整这个制动间隙,因此手动调整这个制动间隙的机构也是一个影响盘式制动器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现有的手动调整机构都是集成在盘式制动器的自调机构的内部,虽然结构上较为简单,但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调机构的刚度及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重型汽车盘式制动器在装配过程中制动间隙的手动调整机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独立于间隙自调机构,可以自由调整制动间隙的重型汽车盘式制动器间隙手动调整机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重型汽车盘式制动器间隙手动调整机构,由调节齿轮、调节杆、压紧弹簧、钳体、壳体和自调齿轮组成,调节齿轮安装在调节杆上并与安装在钳体内的自调齿轮,调节杆的一端连接在壳体上,一端伸出钳体,调节杆与钳体之间设有压紧弹簧。
调节杆可以自由旋转,靠压紧弹簧轴向定位。自调齿轮是盘式制动器间隙自调机构的元件,当转动调节杆时,手调齿轮随之转动,通过齿轮间的啮合作用,力量被传递到自调机构,从而强制自调机构开始调节间隙,达到手动调节间隙的功能。本手调机构结构简单,有更为充足的空间和强度。壳体和钳体是盘式制动器的元件,属于固定支撑调节机构的部件。
本发明的手动调整机构独立于制动器的自调机构,提高了自调机构的刚度及灵活性,可以自由调整用于重型汽车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间隙。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重型汽车盘式制动器间隙手动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齿轮,2、调节杆,3、压紧弹簧,4、钳体,5、壳体,6、自调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重型汽车盘式制动器间隙手动调整机构主要由调节齿轮1、调节杆2、压紧弹簧3、钳体4、壳体5和自调齿轮6组成。自调齿轮6是盘式制动器间隙自调机构中的元件。壳体5和钳体4是盘式制动器的元件,属于固定支撑调节机构的部件。调节齿轮1固定安装在调节杆2上并与自调齿轮6啮合,调节杆2的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壳体5上,另一端伸出钳体4,调节杆2可以自由的旋转。调节杆2上装有压紧弹簧3,靠压紧弹簧3实现与钳体4之间的轴向定位。通过调节齿轮1的驱动,便可实现制动间隙的手动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62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子网依赖汇聚协议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磁能动力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