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内表面清洗和镀膜技术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5041.2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0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明 |
主分类号: | C23F17/00 | 分类号: | C23F17/00;C23G3/04;B08B3/12;C25F1/00;C23C18/18;C23C18/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表面 清洗 镀膜 技术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内表面清洗和镀膜技术及装置,尤其是难以进入内部的长管道内表面的清洗和镀膜技术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清洗和镀膜技术及装置主要为清洗物体外表面和在外表面镀膜设计,但经常遇到无法进入内部的长管道内表面的清洗和镀膜问题。例如对于泄漏的炼铁高炉冷却水管的修补,当确认某根冷却水管泄漏后有两种用堵漏胶在管道内堵漏技术,一种是整根管道堵漏技术,即将泄漏管道一端切开另一端堵住,用泵将堵漏胶从切开一端打入管道,堵漏胶在泵压下进入漏点漏缝,用刮板将管道内堵漏胶刮出,然后将切开管道焊好;另一种是局部堵漏技术,即将泄漏管道两端切开,将内窥镜伸入切开管道寻找漏点漏缝,找到漏点漏缝后用堵漏胶局部封堵漏点漏缝,然后将切开水管焊好。上述两种冷却水管道内堵漏胶堵漏技术都存在使用寿命较短(一般堵漏后只能再运行2~3个月左右)问题,整根水管内堵漏胶堵漏后因整根水管内表面都附着一层堵漏胶,还存在堵漏胶降低导热性能问题。所以需在用堵漏胶在管道内堵漏后将管道内表面附着的胶膜清洗干净,若在管道内表面再镀一层金属膜,无疑会增加管道内表面硬度,延长使用寿命。类似问题都可归纳为难以进入内部的长管道内表面的清洗和镀膜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难以进入内部的长管道内表面的清洗和镀膜问题,本发明提出适用于难以进入内部的长管道内表面的清洗和镀膜技术及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对于垂直或倾斜安装的长管道内表面的清洗,将其下端堵住;对于水平安装的长管道内表面的清洗,需将其两端都堵住;将酸、碱或其它清洗液灌入管道清洗管道内表面,可用超声方法增加清洗效果,对于金属管道还可用电化学方法增加清洗效果;也可用流动酸、碱或其它清洗液清洗管道内表面,同时用超声方法增加清洗效果,对于金属管道还可用电化学方法增加清洗效果。
当用超声方法增加清洗效果时,可将超声发生器置于管道一端;若管道较长,将超声发生器置于管道一端时到达管道另一端的超声波能量太低,可将超声发生器置于管道外侧并与外表面密切接触,使超声发生器在管道外侧沿管道移动并与外表面密切接触,超声发生器移动到管道外某点时发出的能量只需将其附近管道内表面胶膜漆膜污物清洗下来即可;也可将超声发生器置于管道内部,超声发生器可以在管道内纵向或横向移动,超声发生器移动到管道内某点时发出的能量只需将其附近管道内表面胶膜漆膜污物清洗下来即可;超声发生器可以自主移动,也可用管道外部钢丝牵引移动。
对于金属管道当采用电化学方法增加清洗效果时,需将一根电极置入充满清洗液的管道内部,这根在管道内部的电极即不能与管道发生短路、又能够通过管道内部的清洗液与管道形成电流;可在带有外绝缘护套导线的绝缘护套上每间隔不远开些小口,使当绝缘导线伸入管道后绝缘护套保证导线不会与管道壁接触发生短路,绝缘护套上开小口后所暴露出的导线就成为电极;将管道和导线电极引出端分别接入直流电源正负极,就可在导线电极-清洗液-管道之间形成直流电流;当管道很长时,若在伸入管道内部的整根导线绝缘护套上每间隔不远就开出一个小口,整根导线电极的电流太大,可只在整根绝缘导线的一小段绝缘护套上每间隔不远开出一个小口,或在整根导线绝缘护套上间隔较远开出一个小口,减少整根导线绝缘护套上开口数量即减少导线暴露在清洗液中的面积,导线电极的电流就可减小,使导线电极在管道内纵向移动,导线电极移动到管道内某点时从绝缘护套上开口流出的电流只需将其附近管道内表面胶膜漆膜污物清洗下来即可;导线电极沿管道纵向的移动一般需用管道外部钢丝牵引。
当在长管道内表面镀金属层时,经过清洗管道内表面,在对管道内表面粗化、还原、敏花、活化后,将垂直或倾斜安装的长管道下端堵住,水平安装的长管道将其两端都堵住,将化学镀液灌入管道,也可使流动化学镀液流过管道内表面,使管道内表面附着一层金属镀膜,对于长金属管道还可用电镀方法在管道内表面镀金属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明,未经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