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线路板在制造过程中钢片补强的装贴治具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1318.6 | 申请日: | 200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8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成立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3/2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4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线路板 制造 过程 钢片 装贴治具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在制造过程中钢片补强的装贴治具和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线路板作为一种高新的产品在手机、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器、航空火箭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作为一个朝阳产品,2002年以来,我国在在这个行业的投资逐年增长,然而与刚性线路板相比,其生产规模,机械化程度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钢片补强、PI补强、3M胶、银箔等等的装贴,基本上还处于一种手工作业状态。其原因一方面与柔性线路板的精巧,多样化有关,另一方面就是该行业目前在我国还不够成熟。所以如何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就成为了很多企业家十分关心的问题,而关心的重点就是装配覆料问题,原因为其它工序基本可以借鉴刚性线路板的技术,而该工序在刚性线路板不存在。因而能制作一些装配治具,提高生产效率是人们十分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加热,实现钢片与柔性线路板粘结的柔性线路板在制造过程中钢片补强的装贴治具,其使用成本低,制作简单方便,适用性广,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相关的制作方法,它容易制作和使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首要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柔性线路板制造过程中钢片补强的装贴治具,其特征在于:
在最下面的第一金属体分布有加热管和测量用的热电偶计,它们分别连接在温度控制器电路上的各自信号端上;
在第一金属体上面为开槽前第二金属体,它根据所生产的柔性线路板拼版的大小掏一立方型槽,作为定位槽;
针对柔性线路板的排版情况,具有对应的单片模块,通过固定铝片上的小孔,拼版组合,固定起来,放置在第二金属体的定位槽中,用双面胶固定住;
在固定铝板上面是孔径比固定铝片孔径大、坐标相同的铝片,作为掀板;
最上层装一压板。
加热管孔到第二金属体的距离为5~10mm为宜。
在第二金属体上掏一定位槽,使单片模块能进行反复重组,适应不同型号板的生产。
优选选则对角单片模块的定位针比其它地方长1mm,使定位更加方便。
优选单片模块高度确定为8~12mm之间,确保定位针稳定的同时,使传热效率也较为理想。
定位铝片为根据工程资料钻孔制成,根据不同型号可以制作不同定位铝片。
掀板为钻孔孔径较大的铝片,一方面为减少热量的散失,另一方面在掀板过程中,避免柔性板局部受力而产生变形。
最上层为一开槽的压板,进一步保证钢片与柔性线路板的结合。
所述的单片模块切割分布有定位针孔,内装定位针,定位针冒出高度为2.5~3mm,并采用圆形定位针圆心,间隔距离根据实际要求而制定。
所述的掀板孔径比固定铝片孔径大1mm。便于钢片贴好后取板。
本发明的治具的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能够公用,能满足不同型号柔性线路板的生产。
本发明的所使用的单片模块能够公用于钢片孔具相同而单片间距不同的板。
本发明的单片模块的制作,其大小、尺寸是不一定的,不同钢片补强孔距的板,会制作不同的单片模块。
本发明的所使用的掀板和压板非固定端要长出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使操作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之间是分开的,方便单片模块的反复组装。
本发明解决上述另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柔性线路板制造过程中钢片补强的装贴治具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依次为:
(1)、选择一立方体不锈钢块作为第二金属体,根据所生产的柔性线路板拼版的大小掏一立方型槽,作为定位槽,
(2)、选择功率合适的加热管,热电偶,在未掏槽的铁块作为第一金属体,上铣出与之相匹配的装配孔,安装上加热管和热电偶;
(3)、在第一金属体上将第二金属体装配好,将加热管、热电偶、温度控制器利用导线连接起来;
(4)、根据柔性线路板不同型号板对钢片孔孔径、孔距的要求,制作不同型号的单片模块,a、切割定位针孔;b、装定位针,定位针冒出高度为2.5~3mm,采用圆定位针圆心间隔距离根据实际要求而制定;
(5)、根据柔性板单元间的排版情况,利用钻机钻出固定铝片,将步骤(4)中所 描述的模块进行拼版,组合固定,以便整批装贴;
(6)、将步骤(5)中拼好的模块放入到第二金属体的定位槽中,同时用双面胶将铝片固定在不锈钢块上,小模块装入到定位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成立,未经张成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13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