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膜的方法和设有这种膜的物体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48837.1 | 申请日: | 2007-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6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C·福斯隆德;L·林德格伦;T·奥尔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尔特拉佐尼克斯DNT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6B3/00 | 分类号: | B06B3/00;A61N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德强 |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方法 设有 这种 物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物体的开口上用材料制造膜或壁的方法,该材料能够蒸汽/真空沉积。本发明还涉及设有膜的这样一种物体,并且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设有前膜的超声换能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用途中,众所周知,涂敷将要引入到人体中的器械,以保护人体免于例如金属接触。例如,起搏器通常涂有聚对二甲苯,该聚对二甲苯是对人体相当好的可沉积材料。
为插入人体进行各种治疗的超声波探针也为人所知。这些治疗可能要求冷却超声换能器。而且,它们可能要求在超声波探针的前面有液体,以帮助使超声波辐射与待处置的组织相结合。为此,已经设想,在超声波探针的前端设置一室,以分布在超声换能器前面的冷却液,通常为盐水。
问题是在探针的开口上以容易和有效的方式形成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简单和有效方式在开口上制造膜的方法,该膜具有所需的强度并且结合到探针本体上。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超声换能器上用对人体可容许的材料制造膜的方法。
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这种膜的物体。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物体开口上用可沉积材料制造膜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靠着支撑面设置具有限定边缘的开口,该支撑面涂有排斥可沉积材料的层;
将可沉积材料沉积在物体和支撑面上,以形成元件;
将元件与支撑面分离,以使膜与所述元件成整体。
适当地,通过在边缘上设置凹口、相对着支撑面设置凹口,将至少一个孔制造在元件中,以便使可沉积材料沉积在凹口和支撑面的表面上,从而在分离之后将孔留在与膜相邻的元件中。
可沉积材料可以是聚对二甲苯,而排斥层可以是蜡涂层。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物体,其特征在于,在开口处有可沉积材料制的膜,该膜连接到开口的限定边缘上,并与沉积在物体上的元件成整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体是超声换能器。
膜可以形成室的前壁,该室布置在超声晶体与所述壁之间。
本发明在权利要求1和7中限定,而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叙述。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在制造膜之前超声换能器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换能器的前视图,
图3是在制造过程的步骤中换能器和支撑面的横截面图,及
图4是设有本发明实施例的膜的超声换能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使用可沉积材料来制造膜的方法,该膜可应用于物体,这些物体具有使用一种可沉积材料将用膜覆盖的一个或多个开口。将参照把膜布置在超声波探针或换能器上的具体示例来描述本发明,但将要认识到,该方法同样地可应用于其它物体。
所述方法是为将膜布置在超声波探针上而开发的。超声波探针包括手柄、通常管状的导引器、电线、连接到换能器上的流体管线等(未示出)。示意的典型超声换能器11在图中示出。换能器11包括探头2,其装有超声晶体1和导管7,该导管7用于将冷却流体传导到通常晶体1前方的区域。冷却流体应当分布在图3中右边晶体1的前表面上。因此,需要前壁或膜3。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可沉积材料系指能够蒸汽/真空沉积的任何材料。聚对二甲苯是用于超声波探针的适当选择。
聚对二甲苯是聚对亚苯基二甲基的通用名称。聚对二甲苯是共形保护性聚合物涂敷材料,该材料用来均匀地保护在诸如金属、玻璃、纸、树脂、塑料、陶瓷、铁氧体及硅之类的各种基片上的任何元件构造。因为其独特的性能,所以聚对二甲苯符合于实际上任何形状,该形状包括锐边、裂缝、尖端;或平坦和暴露的内表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聚对二甲苯作为可沉积材料优选是蜡涂层的情况下,换能器11被置于设有排斥层的支撑面4上。支撑面是适当水平的,以便使换能器11靠重力保持就位。可替换地,支撑面被置于换能器11的顶部上,或者它们借助于其它装置被夹持在一起。几个换能器11可以同时设有膜。探头2的前开口具有与排斥层5接触的边缘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尔特拉佐尼克斯DNT股份公司,未经乌尔特拉佐尼克斯DNT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8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