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异养氨氧化细菌去除污水中C、N污染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4449.3 | 申请日: | 200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4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彭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光浩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08中国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异养氨 氧化 细菌 去除 污水 污染物 方法 | ||
1.一种利用异养氨氧化细菌去除污水中C、N污染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异养氨氧化细菌活性污泥的培养:将含有异养氨氧化细菌的天然土壤接种于含有机碳氮物质和/或无机氨氮的异养细菌培养基质中,在反应器中曝气,当培养基质中存在氨氮时,向其中分次投加有机碳源,控制pH值在6.5~8.5范围内;当氨氮≤3mg/L和NO2--N积累达到最大值时停止曝气,维持缺氧状态,投加有机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直至体系中NO2--N、NO3--N的总量<1mg/L;
B)污水中C、N污染物的去除:以步骤A)所得到的活性污泥接种于含有机碳氮污染物和/或无机氨氮污染物的污水的生化反应器中,曝气,若污水中不含有机碳,则投加有机碳源,进行氨氧化反应;当NO2--N积累时停止曝气,维持缺氧状态,投加有机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至NO2--N无积累;
所述的异养氨氧化细菌是指能够在氮素代谢进程中具有氨化→氨氧化→亚硝酸或硝酸还原反硝化脱氮功能的一类异养细菌,其特征是:能在PM平板生长并以格里斯试剂直接点滴呈阳性;能在存在有机碳源、好氧条件下直接将氨氧化为氮气、NO2-或NO3-;并能在好氧或缺氧条件下,主要以NO2-或NO3-为电子受体,以BOD为电子供体实现反硝化脱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水中C、N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养氨氧化细菌活性污泥中,以高亚硝化活性的假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pseudofirmus)NH-2为优势菌群,其保藏登记号为CCTCC M203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水中C、N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养氨氧化细菌活性污泥中,以高亚硝化活性的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globiformis)WR-2为优势菌群,其保藏登记号为CCTCC M2020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水中C、N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异养氨氧化细菌活性污泥的培养在温度20~40℃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水中C、N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的氨氧化反应中,反应器中NO2--N积累的浓度在0.5~125mg/L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任一去除污水中C、N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重复进行所述的氨氧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至污水中的C、N污染物除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水中C、N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污水中C、N污染物去除在温度6~40℃下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水中C、N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的生化反应器为悬浮式或附着式的单一间歇式反应器或连续流反应器,或是它们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水中C、N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养氨氧化细菌活性污泥,在生化反应器中完全被保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水中C、N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生化反应器中,自发地完成泥-水分离,处理后的污水直接从生化反应器排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水中C、N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通过好氧条件下生化反应器中有机碳源的量控制氨氧化反应的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光浩,未经彭光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44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浮式支撑单元
- 下一篇: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去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