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园艺作物的肥大生长促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1522.1 | 申请日: | 200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0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板井章浩;本田久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鸟取大学;组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N37/08 | 分类号: | A01N37/08;A01G7/06;A01N25/04;A01N45/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园 作物 肥大 生长 促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园艺作物的肥大生长促进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并 用赤霉素(gibberellin)和特定的环己烷衍生物来促进果实、果菜、花卉类 生长,使其肥大化的新型体系。
背景技术
通过果实、果菜、花卉类等农园艺作物的肥大化或者促进其肥大来 增加产量是本领域的最大课题之一。为了解决该课题,作为植物激素的 赤霉素倍受关注,并已部分地被实际应用(参见非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本发明是经过广泛研究而得到的,为了解决本课题,从 使用单独的药物无法达到所希望的目的的观点出发,着眼于药物的并 用,对各种药物进行了筛选,结果通过并用特定的环己烷衍生物和赤霉 素,外部施用于农园艺作物,首次发现了优异的肥大生长促进作用,从 而完成了本发明,该环己烷衍生物不是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而是具有 抑制生长的作用的物质(参见专利文献1),在该文献中完全没有记载 并用赤霉素对农园艺作物进行散布、浸渍、涂布、或者从外部施用两种 药物而由此可以得到协同的肥大生长促进效果的内容。
专利文献1:特公平4-2965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化学大辞典2》(缩印版)昭和42年9月10日、共 立出版发行“赤霉素”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增加农园艺作物的产量、利于农业经营而开发 新的优异的肥大生长促进体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等从各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首次发 现并用赤霉素和特定的环己烷衍生物时,发挥了与现有已知效果相比格 外优异的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该环己烷衍生物是本申请人率先成功开发的新型化合物,具有植物 生长调节作用,其作用不是促进生长,而是完全相反的抑制生长(专利 文献1)。因此,在即使并用该环己烷衍生物和赤霉素施用于农园艺作 物,也不被期待肥大生长之际,首次发现实际上并用两种药物外部适用 于农园艺作物时,与预想完全相反,发挥了更大幅度提高单独施用赤霉 素所得效果的格外优异的效果,基于该有用的新的认识进行了进一步的 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
由此,本发明的突出特点在于不仅仅发挥远远超过了本领域的预测 的显著效果,还发挥格外优异的效果,充分具备了专利要件。
根据本发明,能发挥优异的果实、果菜、花卉等农园艺作物的肥大 生长促进效果,其效果远超过单独施用赤霉素的效果。因此,能使果实 肥大化,增加农园艺作物的产量或缩短收获时间,从而有利于农园艺作 业者。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以组合或混合赤霉素和特定的环己烷衍生物或其盐处 理农园艺作物为特征的农园艺作物的肥大生长促进方法及制剂。
与赤霉素并用的环己烷衍生物由式(I)表示,具有下述化学式4 的结构。
[化学式4]
(式中,R表示氢、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或苯基(根据 情况可以被取代),R1表示氢、C1~C6烷基、C3~C6环烷基、或苄基(根 据情况可以被取代),或者作为其盐,表示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
作为环己烷衍生物(I),可以使用1种上述化合物或并用2种以上, 例如在式(I)中,R表示氢或C1~C6烷基,R1表示C1~C6烷基或C3~ C6环烷基,盐表示碱金属(钠、钾等)、碱土金属(钙、镁等)、铝、 铜、镍、锰、钴、锌、铁、或银,优选举出表示钙盐时的化合物作为优 选例。
环己烷衍生物(I)例如可以根据特公平4-29659号公报如下所述 进行制备(化学式5)。
即,在γ-皮考啉的存在下或不存在下、碱的存在下或不存在下、溶 剂的存在下,于-20℃至溶剂的沸点的温度范围,优选在室温以下,使 化合物(IV)或化合物(V)(式中、M1表示碱金属原子,R表示与上 述相同的含义)和酰氯(R1COCl:R1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反应10 分钟至7小时,由此可以制备化合物(V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鸟取大学;组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鸟取大学;组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1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