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TC高分子热敏电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9241.9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05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平;祝春才;王军;陈建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园维安电子线路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02 | 分类号: | H01C7/02;H01C7/1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tc 高分子 热敏 电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温度系数(PTC)高分子热敏电阻器,尤其是一种片式的PTC高分子热敏电阻器,用于安装在特定的电路上,起过流保护作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片式正温度系数高分子热敏电阻器,其PTC芯材的侧面大多暴露在空气中,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空气中的氧气或湿气会逐渐与PTC芯材中的聚合物或导电粒子发生化学反应,使PTC热敏电阻器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安装方便、结构紧凑的PTC高分子热敏电阻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一种PTC高分子热敏电阻器,由高分子芯材层、电极和包封层构成,其中,所述的电极设在高分子芯材层两表面,二电极上分别设有连接片,连接片的周围及高分子芯材层由包封层包封。
所述的连接片与电极通过锡膏焊接层连接成一体。
所述的包封层包封连接片的至少一部分侧缘,且包封层的厚度不超过连接片的厚度,使得在包封后,连接片能够露出于包封层之外,而将整个带有电极的高分子芯材层包覆在内部。由于高分子芯材层的侧面受到包封层的保护,没有与空气接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PTC高分子热敏电阻器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而由于连接片裸露在包封层之外,不影响高分子热敏电阻与外界的电气连接。
所述连接片的面积小于电极的面积,且连接片的边缘不超过电极的边缘。
连接片的面积可以略小于电极的面积,但是连接片的面积不应当小于电极面积的1/3。
所述的连接片设在电极的中部位置。
所述的连接片为导电金属片,包括但不限于铜片、镍片、镀镍铜片。
所述包封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环氧树脂、聚氨酯、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高分子芯材层的侧面受到包封层的保护,没有与空气接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PTC高分子热敏电阻器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而由于连接片裸露在包封层之外,不影响高分子热敏电阻与外界的电气连接。另外,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安装方便、结构紧凑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PTC高分子热敏电阻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PTC高分子热敏电阻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PTC高分子热敏电阻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PTC高分子芯材层 2,2’-电极
3,3’-锡膏焊接层 4,4’-连接片
5-包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PTC高分子热敏电阻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PTC高分子热敏电阻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PTC高分子热敏电阻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示,一种PTC高分子热敏电阻器,由高分子芯材层1、电极2,2’和包封层5构成,其中,所述的电极2,2’通过热压的方式粘合在高分子芯材层1两表面,二电极2,2’上通过锡膏焊接层3,3’以电气焊接的形式分别连接上连接片4,4’。
连接片4,4’的面积小于电极2,2’的面积,大约为电极2,2’面积的75%,且连接片4,4’设在电极2,2’的中部位置,连接片4,4’边缘不超过电极2,2’的边缘。
所述的包封层5包封高分子芯材层1的侧面和电极2、2’没有被连接片4、4’覆盖的部分,另外还包覆连接片4,4’的一部分侧缘,但是包封层5的厚度不超过连接片4,4’的厚度。
所述的连接片4、4’为镀镍铜片,包封层5为环氧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园维安电子线路保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园维安电子线路保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92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自动消除板卷材中间浪影响的测量装置
- 下一篇:大鹤管离台装车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