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刀削面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4998.9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4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田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玉军 |
主分类号: | A23L1/16 | 分类号: | A23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晓航 |
地址: | 064107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削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刀削面机。
背景技术
刀削面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受到全国各地及外国人的喜爱。但一直以来刀削面都是人工操作,靠操作人员的技能控制面条质量,往往削出的面条宽窄、薄厚不均。虽然近年来市场上也出现几种刀削面机,但质量、设计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620079757公开了一种刀削面机,包括电动机、与电动机同轴的减速机、及推进揉面机构,推进揉面机构是由入面斗、输面桶和螺旋推进器组成,其中入面斗设在输面桶上方,螺旋推进器设在输面桶内,且固定在主轴上,主轴与减速机同轴;主轴安装有后削面盘,该后削面盘与前削面盘活动连接,前削面盘通过活套连接方式固定在曲线分面器上,曲线分面器则通过轴承连接方式安装在主轴上;输面桶一侧安装有刀架,刀片固定在刀架上,其刀刃与前、后削面盘相切。这种刀削面机的推进揉面机构仅通过螺旋推进器进行揉面,其揉面效果不够理想,有待于进一步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揉面效果好,且经济实用的刀削面机,从而实现刀削面制作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刀削面机,包括电动机、与电动机连接的减速机、推进揉面机构,以及削面机构,推进揉面机构包括设有入面斗的输面桶,输面桶内设有螺旋推进器,螺旋推进器固定在前削面盘上并安装在传动轴上,传动轴通过减速机的齿轮传动副与电机轴连接,其中,输面桶内螺旋推进器的下方设有压面辊,压面辊与减速机的一根传动轴连接,压面辊外设有调节套,调节套外设有外套。
如上所述的刀削面机,其中,削面机构的前削面盘与后削面盘活动连接,后削面盘通过活套轴承连接在输面桶上,输面桶一侧安装有刀架,刀片固定在刀架上,其刀刃与前、后削面盘相切。
如上所述的刀削面机,其中,前、后削面盘中间有三爪曲线分面器。
如上所述的刀削面机,其中,所述的螺旋推进器为左旋螺旋推进器,输面桶为右螺旋输面桶。
如上所述的刀削面机,其中,在用于安装前削面盘的主轴上设有用于调节前、后削面盘轴向间距的两个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刀削面机具有以下优点:1.效率高,每小时可使100公斤干面粉加工成口感舒适的刀削面。2.可适用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加工成型的刀削面长短、宽窄、薄厚等主要技术指标都可以控制,加工成型的刀削面带棱,中间厚,两边薄。3.削出的面条口感优于手工削面,由于本实用新型特有的二次揉面过程和分面器的理筋过程,销出的面条无气孔、不断条、耐煮耐放。4.机型小巧,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使用灵活。5.可大量减少劳动力投入,节省人力成本和人员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输面桶的内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三爪曲线分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机 2.减速机 3.入面斗 4.刀架 5.连接盘 6.主轴 7.调节螺母 8.输面桶 9.后削面盘 10.前削面盘 11.螺旋推进器 12.输面桶壁 13.刀片 14.三爪曲线分面器 15.压面辊 16.调节套 17.调节螺杆 18.传动轴 19.传动轴 20.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刀削面机包括电动机1、与电动机1连接的减速机2、推进揉面机构,以及削面机构,推进揉面机构包括上方设有入面斗3的输面桶8,输面桶8内设有螺旋推进器11,螺旋推进器11固定在前削面盘10上并安装在传动轴18上,传动轴18通过减速机2的齿轮传动副与电机轴连接,输面桶8内螺旋推进器11的下方设有压面辊15,压面辊15与减速机2的一根传动轴19连接,压面辊15外设有调节套16,调节套16外设有外套(20)。削面机构的前削面盘10与后削面盘9活动连接,后削面盘9通过活套轴承连接在输面桶8上,输面桶8一侧安装有刀架4,刀片13固定在刀架4上,其刀刃与前、后削面盘相切。前、后削面盘中间有三爪曲线分面器14,前削面盘10.通过销轴带动后削面盘9.转动(前后削面盘可以轴向移动),刀片13和三爪曲线分面器14均不动。螺旋推进器11为左旋螺旋推进器,输面桶8为右螺旋输面桶。在用于安装前削面盘10的主轴6上设有用于调节前、后削面盘轴向间距的两个调节螺母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玉军,未经田玉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49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