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档转换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508.1 | 申请日: | 200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0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赵福全;余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4 | 分类号: | F16H5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浙江省临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档 转换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选换档装置,具体说是一种换档转换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而汽车上的换档转换机构,是汽车在选档或换档时必须使用的机构。现有的换档转换机构都有硬杆操纵,直接安装在变速器上,实现选档或换档功能,由于变速器都是硬杆操纵的变速器,因此,当汽车在车路不平或是山路上行驶时,车就会颠簸,这样驾驶员在选换档时,由于换档机构也随着汽车颠簸不平稳,因此操纵变速器会产生比较大的振动和噪音,驾驶时也不舒服。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变速器由硬杆操纵,会产生振动和噪音传到驾驶室,驾驶时舒适性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变速器由硬杆操纵,会产生振动和噪音传到驾驶室,驾驶时舒适性比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驾驶舒适且没有振动和噪音的换档转换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换档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换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在该安装支架上活动连接选档摇臂,此选档摇臂活动连接换档摇臂,该换档摇臂通过连接杆机构连接固定支架。所述的安装支架为阶梯形,在第一级梯形面上设有选档软轴固定孔,在第二级梯形面上设有换档软轴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设置在异侧,且所述安装支架第二级梯形面和第三级梯形面之间的连接面为斜面。第一级梯形面上的固定孔是用来安装选档软轴的,第二级梯形面上的固定孔是用来安装换档软轴的,而在第三级梯形面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用来固定连接变速箱的。这样可以将硬杆操纵的变速器,实现软轴操纵,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而且消除了传到驾驶室内的振动和噪音。
作为优选,所述的选档摇臂为L型,该选档摇臂通过连接片活动连接在安装支架上。所述的选档摇臂另一端通过滚球体活动连接换档摇臂,该滚球体设在U型连接体内。该选档摇臂可以绕着与连接片的固定点转动,通过其上的滚球体和换档摇臂的配合,实现几个档位的选档。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杆机构包括两个活动连接的球头连接杆,其中一个球头连接杆一端通过连接罩连接换档摇臂,另一个球头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上设有两个固定孔,用固定孔来固定连接在变速箱上,这样球头连接杆转动,推动连接罩移动,可以使得换档摇臂来实现各个档位。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变硬杆操纵的变速器为软轴操纵,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消除了传到驾驶室内的振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见图1、图2及图3,本例一种换档转换机构,该转换机构包括安装支架4,在该安装支架4上活动连接选档摇臂5,此选档摇臂5活动连接换档摇臂3,该换档摇臂3通过连接杆机构连接固定支架6。所述的安装支架4为阶梯形,在第一级梯形面上设有选档软轴固定孔8,该选档软轴固定孔8是用来安装选档软轴的,通过选档软轴安装销1固定在该选档软轴固定孔8上,在第二级梯形面上设有换档软轴固定孔9,该换档软轴固定孔9是用来安装换档软轴的,通过换档软轴安装销2固定在该换档软轴固定孔9上,两个所述固定孔设置在异侧,且所述安装支架4第二级梯形面和第三级梯形面之间的连接面为斜面,在第三级梯形面的侧面上设有若干连接孔7,安装支架4通过该连接孔7与变速箱连接(如图1所示)。
其中,所述的选档摇臂5为L型,该选档摇臂5通过连接片13活动连接在安装支架4上。所述的选档摇臂5另一端通过滚球体14活动连接换档摇臂3,该滚球体14设在U型连接体15内。软轴向下推动时,选档摇臂5绕着固定点转动,选档摇臂5另外一端向右摆动,通过选档摇臂5上的尼龙滚球体14和换档摇臂3的配合,推动换档摇臂3绕着变速器换挡杆总成朝顺时针转动,完成1、2选档,反之完成5、倒档,软轴不上下推动时,是在3、4档位置(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