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重毛细组织的热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6216.9 | 申请日: | 200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0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辉;黄友泰;许智颖;罗子杰;詹耀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方挺;沈锦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双重 组织 热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热管结构。
背景技术
热管的散热效率远大于传统的散热方式(如风扇或散热鳍片)的散热效率。然而现今的电子产品速度越来越快,所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高,而热管不需驱动力、不占空间、无噪音且有高的散热率等优点,因此成为业界极佳的选择,所以热管的应用也因此日益广泛。
目前热管在应用时,将热管的受热端贴附于电子组件或导热块的表面,受热端内部的工作流体吸收热量,使工作流体汽化,让受热端的气压逐渐增加,使蒸发的水蒸汽向压力低的冷却端流动以形成蒸汽流。蒸汽在冷却端释放热量后,重新凝结成液体,并借助毛细组织迅速回流至受热端。在工作流体循环的流动下可以迅速将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能移除。
然而,能够使热管内部的工作流体循环地流动,是因为借助了热管内部毛细组织。目前所使用的毛细组织可区分为沟槽式、网状式或金属粉末烧结。在热管的受热端内部的工作流体因吸热蒸发的水蒸汽流至冷却端释放热量后,并重新凝结形成液体,再由沟槽状的毛细组织快速回流至受热端。虽然,沟槽式的毛细组织让液体可快速由冷却端回流至受热端,但是沟槽式的毛细组织在受热端的滞水(凝结)效果差,使受热端吸热的区域或面积缩小。另外,网状式或金属粉末所形成的毛细组织在受热端上有良好的滞水效果,有较大的吸热区域或面积,让受热端可吸收较多的热能。但是在蒸发的水蒸汽流至冷却端释放热量并重新凝结液体后,网状式或金属粉末所形成的毛细组织使重新凝结的液体回流至受热端的速度较慢,而影响散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合式的热管结构,该复合式热管结构系利用二种不同的毛细组织,使该热管的受热端具有良好的滞水效果,而且在冷却端重新凝结的液体也可快速回流至受热端。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毛细组织的热管结构,包括:管体,其上具有冷却端及受热端,其内壁设有对应冷却端的第一毛细组织及对应受热端的平滑面,所述第一毛细组织的长度以不大于所述管体长度的一半;第二毛细组织,设于所述平滑面的表面上,所述第二毛细组织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管体的长度的一半。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双重毛细组织的热管结构,由于具有两种不同的毛细组织,因而该热管的受热端具有良好的滞水效果,而且在冷却端重新凝结的液体也可快速回流至受热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重毛细组织的热管侧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热管沿2-2处的断面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热管沿3-3处的断面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毛细组织的热管弯折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毛细组织的热管内部工作流体流动侧剖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管体1
第一毛细组织11
条状体111
沟槽112
平滑面12
冷却端13
受热端14
第二毛细组织2
粒子21
细缝22
水蒸汽3
液体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图1、2、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毛细组织的热管侧剖视及图1在2-2位置的断面剖视与图1在3-3位置的断面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毛细组织的热管结构,该热管包括:管体1及第二毛细组织2。其中:
管体1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圆形中空柱状体。管体1内壁上设有第一毛细组织11。第一毛细组织11由设于管体1的内壁上的多个方形条状体111形成,每两个条状体111之间形成沟槽112。第一毛细组织11的长度不大于管体1长度的一半。另于管体1的第一毛细组织11一侧的壁面形成平滑面12。
第二毛细组织2由金属粉末烧结粒子21构成,经过加热烧结后,使金属粉末固结在平滑面12的表面上,形成与第一毛细组织11对应的配置。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设的第二毛细组织3长度不大于管体1长度的一半,如图1所示。
在上述管体1内部的第一毛细组织11和第二毛细组织12制作完成时,在管体1内部注入工作流体后,再将管体1两端封结,以避免工作流体外泄。
图4和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毛细组织的热管弯折剖视及内部工作流体流动侧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当热管在使用时,按照热管所架设位置弯折热管的管体1,使该管体1弯折成一多形体,例如L形体,并将该管体1一端设定为冷却端13,另一端为受热端14。该冷却端13内部为第一毛细组织11,受热端14内部为第二毛细组织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6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专用保密电话机I型
- 下一篇:电子卡固持基座及具有此固持基座的连接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