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轮摆正、举升及保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54348.1 | 申请日: | 2007-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01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宋鸣之;王巍;韩憬哲;石学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欧润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13 | 分类号: | G01M17/0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 地址: | 100097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摆正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检测设备的辅助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智能化汽车整车性能转毂试验台的车轮摆正、举升及保护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对汽车购买力的增加,而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汽车产品,汽车的产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国家在汽车安全性和环保方面的法规也越来越严格了,各汽车制造厂也在顺应法规的要求,纷纷添置检测设备,否则将无法达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在这些设备中,很重要的一项关键设备就是智能化汽车整车性能试验台。该设备主要用于车辆的性能、排放检测和部件检测方面,例如对三元催化装置、变速器、传动系统等部件的检测。
目前国内的汽车厂由于缺少该类设备,只好做实际行驶道路试验,不仅周期长、费用高、测试结果准确性差,而且要在专门的试验道路上进行(必须行驶8万公里);另外,由于国内这几年的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迅速,不断出现新的型号以及对旧型号进行改进,使得许多汽车厂在排队等待试验道路的腾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开发进程。而在国外,多年以前汽车制造厂就采用智能化汽车整车性能试验台来取代道路试验了,这样不仅试验周期短、费用低,而且结果准确、效率高,大大缩短了汽车开发周期,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厂,往往需要装备100台以上智能化汽车整车性能试验台,才能满足生产和开发的需要,因此该试验台是汽车制造厂所必须的关键设备,尤其在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的今天,该设备对汽车制造厂通过国家排放检测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试验手段。
如图1所示,传统转毂试验台的方式是将车辆驱动轮驶上转毂9′的表面,然后用专用卡具10将该车另一桥的车轮固定后开始试验,其缺点有:
1、驱动轮停止位置相对不确定,且无摆正车轮的机构;
2、对车轮保护性差;
3、无法在车轮转动状态下把车轮举升离开滚筒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在滚筒前后两侧的车轮摆正、举升及保护复合装置。该装置能使车轮精确定位并摆正,且具有举升和保护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轮摆正、举升及保护复合装置,包括对称布置在转毂前后两侧的推进机构,各侧推进机构均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支架、气缸及推臂,所述气缸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两侧气缸呈八字形布置,所述推臂呈斜T形,由直臂与斜臂两部分组成,各直臂的下端均与气缸的推杆相铰接,同侧直臂的上端之间安装有横向的小支撑滚筒,两侧斜臂的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侧支架之间的横梁上并通过齿轮相啮合。
所述支架在其外侧设有支撑座,气缸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座上。
所述两侧支架之间的横梁上设有支撑座,斜臂末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座上。
所述齿轮为扇形齿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来推进或收回小支撑滚筒,进而由小支撑滚筒实现对车轮的控制,完成定位、摆正、举升等动作,现有转毂试验台在使用该装置之后,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前后小支撑滚筒可以协助车轮精准定位并摆正;
2、由于前后小支撑滚筒可以自由转动,因此当车轮意外前后移动时贴敷到支撑滚筒上,支撑滚筒可随车轮转动,抵消了车轮的驱动力,防止车辆窜出台架,增加了设备的安全性;
3、可在车轮转动过程中将车轮举起,增加了一个试验手段,丰富了试验内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转毂试验台的车轮定位示意图;
图2为车轮与本实用新型一侧小支撑滚筒相接触的示意图;
图3为车轮处于定位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车轮处于举升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架
2——气缸
3、3′——支撑座
4——直臂
5——斜臂
6——推杆
7——横梁
8——扇形齿轮
9、9′——转毂
10——专用卡具
11——小支撑滚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欧润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欧润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轮椅的控制器座构造
- 下一篇:磁性液体沉浮演示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