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射片结构以及背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3619.3 | 申请日: | 200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1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8 | 分类号: | G02B5/08;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台湾省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结构 以及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射片结构改良,旨在提供一种可提高整体背光模块的亮度,特别是使用于液晶显示器中侧光发光装置的反射片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一般背光模块是用来提供液晶显示器显示影像时所需的光源,随着液晶显示器尺寸与构造的不同,便需搭配不同型态的背光模块,如一般小型的显示器只要以点光源照亮即可,通讯产品中的行动电话的显示器便是以此类点光源来投射,其对显像的品质及光源的均匀性要求不大。而在一般较大尺寸的中型显示器如笔记型计算机及个人桌上型计算机的液晶显示器等,通常是使用线光源来满足所需的亮度,而且较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必须使用较多数量的线光源。但现在对于小型的显示器或是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均要求亮度的均匀性,而衍生出背光模块的设计问题。随着光源设置在背光模块中的位置不同,有侧光式或直下式背光模块的设计型态。
如图1所示,即为一侧光式背光模块架构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该导光板1板端部分为入光面11,其正面部分为出光面12,与出光12面相对为底面13,而光源2的光线得以自该入光面11射入,再由导光板1正面的出光面12射出,以达到光源显示的效果;而一般大多于导光板1的下方设置反射片3,利用反射片3所提供的反射作用,使光线往上反射,藉此可获得较佳亮度。
然而,平板状的反射片3仅单纯提供反射功能,因此光源2所发出的光线或是由导光板1折射出的光线P1,经过反射片3的反射后,有些反射光线P2会从反射片3或导光板1旁侧射出,而无法往导光板1中间处附近集中的效果,使得光线有效利用率降低,进而使整体侧光式背光模块亮度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使通过的光线均匀射出,并提高整体背光模块亮度的反射片结构改良及应用此反射片结构的背光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射片结构,其反射片至少包括有一反射面以及与该反射面相对的底面;该反射面设有若干个网点。
各网点为圆形、菱形、三角形、椭圆形或锥形的几何图形。
各网点的面积呈梯度式变化。
各网点凸出或凹入反射面的表面。
各网点以接续排列的方式设置。
各网点间具有固定间距。
各网点的间距呈梯度式变化。
各网点分布于反射面的四个角落排列较为密集。
一种利用该反射片结构的背光模块,该反射片应用侧光式背光模块中,其侧光式背光模块设有导光板及若干光源,其导光板设有入光面以及一与该入光面相交的底面,而光源则设置于对应该入光面的一侧,而反射片则设置于导光板下方,其反射片设有一与导光板底面相对的反射面。
该点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得到一种可提高整体背光模块的亮度,特别是使用于液晶显示器中侧光发光装置的反射片结构改良及应用此反射片结构的背光模块。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A、B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射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A、B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射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射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射片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射片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导光板1 入光面11
出光面12 底面13
光源2 反射片3
导光板4 入光面41
底面42 光源5
反射片6 反射面61
网点7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反射片结构,主要针对侧光式背光模块架构中反射片加以改良,如图2以及图3A所示,其侧光式背光模块设有导光板4及若干点光源5,其导光板4设有入光面41以及一与该入光面41相交的底面42,而点光源5则设置于对应该入光面41的一侧,该点光源5可以为发光二极管,而导光板4下方则设置有反射片6,其反射片6设有一与导光板底面42相对的反射面61,使点光源5的光线得以自该入光面41射入,再由导光板4正面的出光面射出,而部分由导光板底面42折射出的光线,由反射片的反射面61反射至导光板4后,再由导光板4正面的出光面射出,以达到光源显示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6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液态乳制品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