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用内置式液压缸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4719.1 | 申请日: | 200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6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熊卓宇;汪丙贵;张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4 | 分类号: | F16D48/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液压 操纵 机构 内置 液压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缸,具体指一种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用内置式液压缸。
背景技术
离合器的目的是将发动机输出动力与传动机构断开或结合,离合器能否准确、及时地完成该工作关系到安全性,故非常重要。传统的摩托车离合器操纵机构为拉索操纵,通过操作手把上的离合手柄,进而控制拉索由拉索完成离合器的离合,这是目前应用得非常多的情形。鉴于拉索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拉索断丝、拉伸变长、锈蚀断掉等缺陷,导致发动机离合不清,使操纵失灵,影响正常使用,在该领域开始出现了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该机构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其通常是在发动机边盖上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所控制的顶杆一端穿过发动机边盖与离合器相连,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连接液压泵,液压泵上安装有操作手柄。目前出现的所有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其液压缸都是安装在发动机外部的,这是因为液压缸和发动机边盖只具有外部安装的结构,这样一方面使发动机的整体尺寸加大,加重了车辆因容纳发动机而对安装空间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液压缸暴露于外,显得零部件多,凌乱,松散,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用内置式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用内置式液压缸,包括液压缸本体和活塞,活塞的一个端面与液压缸本体间形成液压缸油腔,在活塞与液压缸本体接触的环形面间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液压缸本体上设有进油孔、透气孔和用于安装在曲轴箱盖内的安装孔,所述进油孔和透气孔均与液压缸油腔相通,透气孔内设有堵头。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另一端面设有环形槽,在环形槽中部形成与离合器结合的推杆。
所述进油孔正对活塞端面。
所述透气孔位于液压缸本体侧壁上。
所述密封圈为两个,分别为矩形密封圈和O形密封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液压缸具有安装在右曲轴箱盖内部的结构(安装孔),故可以安装在右曲轴箱盖内部,不但自身结构紧凑,简洁,安装方便,而且能够有效节约空间,缩小发动机整体体积,利于发动机在整车上的布置,是实现液压离合的有效方式;
2、透气孔的设置便于使用过程中液压缸内气体的排出,使工作可靠;
3、液压缸本体与活塞之间装有双重密封圈,能够实现有效的密封,防止液压油泄漏;
4、通过设置环形槽去除活塞中间材料并形成与离合器结合的推杆,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减轻重量,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图1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用内置式液压缸,包括液压缸本体1和活塞2,活塞2的一个端面(右端面)与液压缸本体1间形成液压缸油腔3。在活塞2与液压缸本体1接触的环形面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两个,分别为矩形密封圈4和O形密封圈5,它能够有效实现密封,防止液压油泄漏。在液压缸本体1上设有进油孔6、透气孔7和用于安装在曲轴箱盖内的安装孔8。进油孔6正对活塞2端面,透气孔7位于液压缸本体1侧壁上,进油孔6和透气孔7均与液压缸油腔3相通。透气孔7为螺纹孔,其内设有堵头,便于使用过程中液压缸内气体的排出。
为了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达到减轻重量、节约材料的目的,所述活塞2另一端面(即图示左端面)设有环形槽9,在环形槽9中部形成与离合器结合的推杆10,推杆比活塞周围高。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安装孔8为四个并均匀地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可确保安装牢固、可靠。
本液压缸是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用液压缸,通过螺栓连接可以很方便地安装在发动机右曲轴箱盖内侧,直接驱动离合器运动实现离合器的分离。其工作原理为:液压缸油腔通过液压缸本体上的进油孔与液压油管相通,液压油管与油泵连接,液压油压力直接作用在活塞上,推动活塞上的推杆移动压紧离合器实现离合器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4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单级泵
- 下一篇:中开单吸多级导叶式离心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