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防撞吸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0505.7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5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伟;王亮平;唐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2D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14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防撞吸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吸能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防撞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日趋成熟,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发生碰撞时,不合理的变形会减少乘员舱的生存空间,严重威胁乘员的安全。目前,汽车防撞吸能装置构造是,主要由保险杠横梁和吸能盒组成,保险杠横梁截面多为简单的圆弧或方形截面,吸能盒多为方形盒体,上面开设诱导槽。目前的吸能装置的缺点是保险杠横梁的强度和刚度与吸能盒很难匹配,载荷传递路径不合理,在前碰和柱撞中很容易出保险杠横梁变形,吸能盒吸能不充分,从而影响载荷传递和对乘员舱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了弥补现有汽车防撞吸能装置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更能充分变形和吸能,具有较好的载荷传递路径,且简单实用的汽车防撞吸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汽车防撞吸能装置主要由保险杠横梁和吸能盒组成。保险杠横梁由外板及内板在贴合处两端焊接形成“B”形封闭截面。吸能盒由两槽口形盒板错位在贴合处焊缝焊接成“口”形截面,前后各有一连接板通过焊接形成封闭装置,以便吸能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保险杠横梁由内板和外板焊接组成“B”形的封闭截面形状,装置简单,具有良好的纵向刚度和抗弯刚度;吸能盒是带有小孔两钣金件焊接而成,比传统的有诱导槽的吸能盒更能充分变形和吸能,且吸能盒和保险杠横梁在纵向上通过螺栓连接,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吸能装置。
保险杠横梁装置和工艺简单,易于装配,刚度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纵向刚度和弯曲刚度。在碰撞时,能有效传递前装置传来的载荷,减小趁乘员舱的变形,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这种新型的防撞吸能系统不仅可以用与正面碰撞,还可以用与侧面碰撞和后部碰撞。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防撞吸能装置构造示意图。
图2为保险杠横梁示意图。
图3为保险杠横梁截面图。
图4为吸能盒立体图。
图5为吸能盒截面图。
图中:1.吸能盒安装板,2.吸能盒,3.保险杠横梁外板4.保险杠横梁内板,5.为连接板,6.诱导孔,7.螺栓孔,8.第一盒板,9.第二盒板,10吸能盒与车身的连接板,11.焊接螺母,12.焊缝,13.保险杠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3所示,一种汽车防撞吸能装置,主要由保险杠横梁和吸能盒组成,保险杠横梁由保险杠横梁外板3和保险杠横梁内板4焊接构成的“B”形封闭截面结构,两端通过螺栓5和吸能盒2连接。在保险杠横梁外板3上还有连接吸能盒2的螺栓孔7。
所述的吸能盒2由两槽口形第一盒板8、第二盒板9错位在贴合处焊缝12焊接成“口”形截面,前后各有保险杠连接板13、吸能盒安装板1通过焊接形成封闭装置,吸能盒上每条折边处开有诱导孔6。如图4、5所示。
在吸能盒的每条折边处开2个诱导孔。该吸能盒装置和工艺简单,且由于其特殊压溃诱导形式-开孔诱导变形压溃,比一般的诱导槽型的吸能盒更容易压溃变形,加上其特殊的焊接方式-错位焊接(图5中焊缝12),使其更能充分吸收能量。吸能盒的长宽比一般为1.8mm,小孔的直径为13mm,小孔的大致位置如图5所示。在吸能盒的每条折边处开2个小孔(图4中孔6),前边的小孔都靠近前端,后面的小孔在前面的小孔与后端的中间位置。该吸能盒由于是采用开孔的形式诱导变形,发生碰撞时能够得到理想的变形,充分吸收能量。且这样的吸能盒吸能效果对钣金件的厚度及材料的不是很敏感,比普通的带有诱导槽的吸能盒吸能的效果要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0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