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网络信号监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7562.1 | 申请日: | 200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91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缪金迪;张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赛福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Q7/3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鹏举;张慧英 |
地址: | 310014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网络 信号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网络信号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有源设备有很多都没有自带监控,而且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质量检验对人工巡检的依赖程度很高,网络的信号质量问题和有源设备故障问题都需通过用户投诉或人工巡检测试才能被反映出来,使得维护工作很被动、效率也比较低下,用户投诉量也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网络信号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监测服务器控制母机,母机控制子机对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检验,维护工作很主动、效率也比较高,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移动网络信号监测系统,包括移动营运商监测服务器、母机、子机,所述的母机包括CPU、RS485、工作指示身份识别模块、电源、时钟、无线收发接口、GSM模块、SIM卡、存储器;所述的RS485、工作指示身份识别模块、时钟、无线收发接口、GSM模块、SI M卡、存储器都与CPU相连,电源用于向CPU及各模块供电;所述的子机包括CPU、RS485、工作指示身份识别模块、电源、时钟、无线收发接口、GSM模块、SIM卡、存储器;所述的RS485、工作指示身份识别模块、时钟、无线收发接口、GSM模块、SIM卡、存储器都与CPU相连,电源用于向CPU及各模块供电;所述的移动营运商监测服务器与母机通过移动网络或域网无线相连,所述的母机与子机通过移动网络或域网无线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子机还包括一无线声光报警装置,无线声光报警装置包括无线连接的无线声光报警器、无线遥控器,所述的无线声光报警器包括CPU、ROM、无线接收模块、发光器、蜂鸣器、电池,所述的ROM、无线接收模块、发光器、蜂鸣器都与CPU相连,电池为上述元器件提供电源。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线遥控器包括CPU、ROM、无线发射模块、输入键盘、电池,所述的ROM、无线发射模块、输入键盘都与CPU相连,电池为上述元器件提供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移动网络信号监测系统可快速、方便的安装在各类场所,可快速轮询获得各安装点的移动通信信号质量的量化数据,对提高移动通信网络整体维护水平降低维护成本有极大帮助,大规模使用后可极大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维护水平,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母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子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声光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遥控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如图所示,移动网络信号监测系统,包括移动营运商监测服务器、母机、子机,所述的母机包括CPU4、RS4853、工作指示身份识别模块5、电源、时钟1、无线收发接口2、GSM模块6、SIM卡7、存储器5;所述的RS485、工作指示身份识别模块6、时钟1、无线收发接口2、GSM模块7、SIM卡8、存储器5都与CPU4相连,电源用于向CPU4及各模块供电;所述的子机包括CPU12、RS48511、工作指示身份识别模块14、电源、时钟9、无线收发接口10、GSM模块15、SIM卡16、存储器13;所述的RS485、工作指示身份识别模块14、时钟9、无线收发接口10、GSM模块15、SIM卡16、存储器13都与CPU12相连,电源用于向CPU12及各模块供电;所述的移动营运商监测服务器与母机通过移动网络无线相连,所述的母机与子机通过移动网络无线相连。
所述的子机还包括一无线声光报警装置,无线声光报警装置包括无线连接的无线声光报警器、无线遥控器,所述的无线声光报警器包括CPU19、ROM20、无线接收模块18、发光器17、蜂鸣器21、电池,所述的ROM20、无线接收模块18、发光器17、蜂鸣器21都与CPU19相连,电池为上述元器件提供电源。
所述的无线遥控器包括CPU23、ROM24、无线发射模块25、输入键盘22、电池,所述的ROM24、无线发射模块25、输入键盘22都与CPU23相连,电池为上述元器件提供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赛福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赛福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7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直线的目标模型
- 下一篇:电连接器的端子稳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