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体绕环形培养室转动施载的生物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957.6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1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秋;王鹏林;叶金铎;王志彬;刘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10 | 分类号: | C12M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晓荣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体绕 环形 培养 转动 生物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工程或组织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辊体绕环形培养室转动施载的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是体外培养细胞应用于各种领域的高科技,这些应用领域包括利用细胞培养,进行组织再生、人工器官研制、生物活性材料制造以及活性蛋白质的产出等。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的发展已展现出临床应用的巨大潜力,如工程化构建的组织已成为组织缺损治疗理想的替代物。在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的发展中,生物反应器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力学环境在生物反应器中占有重要位置,因为力学因素影响生物体的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等各层次的生物学过程,力学条件可以优化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当前已研制出一些生物反应器,可对细胞、组织施加不同力学环境进行培养。很多力学加载过程是往复运动或由较小到极值的交替转变过程,如专利WO2004/046304的生物反应器给出的剪应力作用;专利[有不同曲面的人工骨或骨软骨体外培养的方法及生物反应器],申请号200710057514.0,这样对培养物不能达到均匀加载。这里主要是设计一种可均匀施加载荷的培养方法,均匀施加载荷促进培养物形态、结构的匀质生长,为培养物大批量培养、保证相同质量提供一种新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辊体绕环形培养室转动施载的生物反应器。该生物反应器在组织培养的条件下,可对培养物施加均匀滚动载荷或均匀滑动载荷作用,也可两种载荷的复合作用,有利于培养物的匀质生长。
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体绕环形培养室转动施载的生物反应器,包括底架,培养室,培养室内的培养液灌注系统,辊体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室是一个支撑在底架环形滑轨上,中孔套装在底架中部环台外径上的环形培养室;
所述辊体是有着长辊体轴的辊动体,并在长辊体轴的中部固定有导向轮;
所述传动机构分为辊体传动机构和环形培养室传动机构,其中:所述辊体传动机构包括一个位于底架和环形培养室的圆心处的驱动轴,驱动轴由底架下方的电机驱动,且驱动轴位于底架上方的部分从驱动轴的径向插入装有轴承的辊体轴,所述辊体与环形培养室底面为线接触,辊体轴上的导向轮支撑在底架中部的环台上;所述环形培养室传动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摩擦轮,以及与摩擦轮接触的、在环形培养室的外径处的摩擦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轴带动辊体轴在环形培养室中公转,且在摩擦力作用下使辊体自转,从而实现均匀施加载荷促进培养物形态、结构的匀质生长,为培养物大批量培养、保证相同质量提供一种新装置。另外,滚动加载过程中还可对培养物施加扭转载荷作用,增加了一种新的力学作用条件,如膝关节软骨的培养中此培养方法的力学条件更接近活体,扭转载荷作用类似关节外旋或内旋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生物反应器立体示意图;
图2为生物反应器剖面示意图;
图3为圆柱形辊体及辊体轴支撑机构示意图;
图4为倒锥形辊体及辊体轴支撑机构示意图;
图5为连接杆连接辊体的辊体示意图;
图中:1电机a;2驱动轴;3辊体轴;4辊体;5支架;6调节螺杆;7培养室;8培养物;9固定槽;10固定凸台;11滑动轨道;12轴承;13底架;14导向轮;15磨擦带;16电机b;17底板;18摩擦轮;19液体滑动密封件;20弹簧圈;21进液口;22出液口。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均匀滚动载荷和均匀滑动载荷作用下对培养物8培养的生物反应器。包括底架13,培养室7,培养室内的培养液灌注系统,辊体4及传动机构。其中:
反应器的环形培养室通过底部与环形滑轨11间的凹凸槽轨结构支撑在底架13上,培养室的中孔套装在底架中部环台外径上。环台之上还设有一个支撑在弹簧圈20上的垫环。而且为了保证培养室进液口21和出液口22与管路的固定连接方式,培养室分成上、下两部分。培养室上、下两部分之间有液体滑动密封件19用于密封。
反应器的辊体是有着长辊体轴3的辊动体,辊体的工作面与辊体轴心线夹角为-45°-45°,且辊体表面也可以均匀敷硅胶膜,膜厚范围1-5mm。所用硅胶膜无毒、弹性模量与软骨相似,滚动过程中与关节处软骨的力学环境更接近。辊体可以直接固定在辊体轴的端部,或者辊体轴通过一对连接杆连接可转动的辊体。同时在长辊体轴的中部固定有导向轮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9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玩具陀螺
- 下一篇:遥控定时自动开关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