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自动同步转向机构的新型半挂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1890.7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10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薛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玉泉 |
主分类号: | B62D12/02 | 分类号: | B62D12/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43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自动 同步 转向 机构 新型 半挂车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轴半挂运输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自动同步转向机构的新型半挂车。
二、背景技术:
半挂运输车是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半挂车的挂车部分无转向功能,整车的最小转弯半径和最大通道宽度大,机动性能差;且转弯时挂车车轮不能作纯滚动,有侧向滑动力(回转半径越小,侧向力越大),这个侧向力不但影响机车和半挂的稳定性,同时还加大了运动范围,增加了道路宽度条件的要求,另外,还加大了离心力,增加了驾驶难度。由于道路宽度有限,载重车必须在原地实施调头操作;即使在进出库场时,调头操作也在所难免。如附图1所示现有半挂车有主车和挂车两部分组成。主车提供牵引动力和转向,挂车提供承载。挂车后部一般有多轴(一到三轴),这些轴只能承载而不能转向。而半挂车一般都以纵向形式固定在牵引大梁上,因此当主车在牵挂载重后,要实施转向,调头时,需要作大于90°的转向角,挂车轮胎是通过强行与地面发生滑动摩擦来实现转向的。这样以来,会使轮胎温度升高,胎内气压增大,增加了爆胎的可能。若等于或大于90°角转向时,主车与半挂车会发生折叠现象,由于主车还在运行,则会造成半挂车的两侧轮胎作横向非滚动的拖移,则轮胎在载重的情况下被横向拖移时,即将轮胎表面与地面的接触部位刮下,形成车胎的严重损伤。这种损失占有整个运输成本的60%左右。而轮胎占整台汽车价值的25%左右,并在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操作性、平顺性、安全性上起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挂车形式当阴雨天行车时,因牵引制动时,挂车即会侧滑,十分危险。现有一种轴转向式半挂车,此种半挂车在挂车车轴处装有油缸,当牵引车转向时通过静液传动使挂车车轴与车轮相应转动,提高了半挂车的机动能力,适当减小了轮胎的磨损。这种轴转向式的半挂车转向时横向偏移量较大,转向随动性比较差,仍不能保证挂车车轮与主车方向轮绕同一瞬心转动,即同步转向。还有极少数用于国防产品运输的半挂车,采用了动液助力,静液反馈的转向装置,能满足使用要求,但结构复杂、成本高,不便于推广。
现有半挂车的第二个缺点是主车的主动轮与挂车的承重轮之间距离过大,悬空部分过长,这样以来会因为挂车前后承重轴数的不同而造成前后承重轮胎承重压力不同,一般为前重后轻。另外因为悬空部分过长,为保证必要的安全系数,就必须加大大梁。有些车辆就是因为大梁强度不够而造成挂车在长期使用以后大梁向下凹,从而改变挂车的受力结构,影响挂车的使用寿命。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就要设法在半挂车前部增加承重轮,使前承重轮要随着主车的转向而相应的自动转向,所以关键在于解决前承重轮与半挂车和主车的连接关系问题,同时要满足在主车发生转向时,转向连接装置或机构不能与车辆的其他未连接部件发生接触,还要保证主车转向与半挂车前承重轮的转向同步,即角速度相同。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在挂车的前部,主车主动轮的后部增加一排可以随着主车的转向而相应自动转向的承重轮,以增加挂车前部的承重点,从而减少挂车悬空部分的长度,减少主车主动轮的承重,从而改善整台车的受力,增加车辆的使用寿命,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自动同步转向机构的新型半挂车。
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自动同步转向机构的新型半挂车,包括主车[1],与主车[1]连接的牵引大梁[3]及牵引大梁[3]上的动力轮[6],牵引大梁[3]通过转动连接装置[4]与半挂车[5]活动连接,安装在半挂车大梁[7]底部后端有半挂车承重轮[13],在半挂车大梁[7底部前端安装有半挂车前承重轮[8],该半挂车前承重轮[8]通过承重轮转动机构[9]安装在半挂车大梁[7]底部,在牵引大梁[3]和前承重轮转动机构[9]之间连接有齿轮传动的同步转向机构[11]。
所述承重轮转动机构[9]为固定在半挂车大梁[7]底部的牵引销[15]和牵引盘[10]上匹配的凹孔相配合可转动结构,牵引盘[10]依次通过大梁骨架[14、吊耳[30]及吊耳上的承压钢板[31]固定在半挂车前承重轮[8]的轮轴[28]上。
所述半挂车大梁[7]底部固定牵引销[15]的纵向截面为倒置“T”形结构,所述牵引盘[10]上的凹孔分为进销孔[21]和定位销孔[20],其中进销孔[21]的半径大于定位销孔[20]的半径,在进销孔[21]的进孔口设有弹性挡片[16];或者所述半挂车大梁底部固定牵引销[15]的纵向截面为“儿”形结构,所述牵引盘上的凹孔与“儿”结构的最大外径相匹配,在牵引盘的凹孔口边缘处设有可固定的挡环[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玉泉,未经薛玉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18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再充电的电子装置中的电流控制
- 下一篇:含水涂料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