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接点充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3668.8 | 申请日: | 200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4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秦书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书雄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H01F38/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点 充电 装置 | ||
1.无接点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初级线圈(10)、次级线圈(20)及充电电池(30),充电电池(30)经过一充电电路(40)与次级线圈(20)连接,次级线圈(20)缠附于一磁芯(50)上,充电电池(30)、充电电路(40)、次级线圈(20)及磁芯(50)安装在第一附件(60)内,充电电池(30)给第一附件(60)上的负载供电;初级线圈(10)与其缠附的磁芯(70)安装在第二附件(80)上,初级线圈(10)接收外电;第一附件(60)和第二附件(80)活动组合恰好使相对隔离的初级线圈(10)和次级线圈(20)感应导通给充电电池(30)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点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件(60)可为生活用品、玩具、宠物发光制品、汽车及电动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点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缠绕次级线圈(20)的磁芯(50)及缠绕初级线圈(10)的磁芯(70)均为“U”型,在第一附件(60)和第二附件(80)活动组合时,两磁芯(50、70)对接形成一磁场而实现初级线圈(10)和次级线圈(20)的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无接点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线圈(10)直接通过电源插头(11)连接市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无接点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初级线圈(10)通过能量信号转换模块接收电能,其中能量信号转换模块包括天线(12)、放大电路(13)、电流转换电路(14),其中电流转换电路(14)输出端连接初级线圈(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书雄,未经秦书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6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杆类器械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具有较高中心高度的电机侧挂式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