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热负脉冲电场复合理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41343.8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4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慧兵 |
主分类号: | A61N1/10 | 分类号: | A61N1/10;A61F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28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热 脉冲 电场 复合 理疗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物理治疗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负高电位脉冲电场和热力同时作用人体产生治疗效果的治疗仪,更特别的是对该治疗仪的负高电位脉冲发生电路结构的改进,属于理疗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物理治疗中已普遍使用温热治疗仪和负电位电场治疗仪,即在治疗仪终端的治疗垫子上产生热量或输出负电位电场作用于人体,热量对人体形成热疗,负电位电场则可对人体补充负电荷,从而对人体产生积极的治疗作用。据申请人了解:
一、对于现有负电位电场的治疗来说常用的方法有:1.采用负电位静电场治疗,将输入的交流市电通过倍压整流产生负电位直流电场并输出到治疗垫1作用于人体(如图1所示),但人体相对于大地等效是一个“电容”,显然该直流电场对人体这个“电容”充电效果不好。2.负电位脉动电场治疗,如图2所示,将输入的交流市电只通过半波整流(如图2所示)或全波整流(如图3所示),产生正弦负电位脉动电场并输出到人体(输出脉动波形如图4、图5所示),但该脉动电场电压和频率低且又是等幅脉动,因此对人体的充电效果差;而提高电压则需用升压变压器(如图6、图7所示),但使用变压器成本高。3.负电位脉冲电场治疗,设计产生一种高频、非等幅和持续负电位脉冲电场,可以克服前述负电位静电场和负电位脉动电场的缺点,容易联想到的是,通过在阻尼振荡RLC电路中输入方波(如图8所示),再经调制后即可输出负电位脉冲电场,但此方法采用的电路复杂、成本高;还容易联想到的是,将交流市电先升压,经整流滤波后用电子开关控制产生阻尼振荡信号,再经调制后即可输出负电位脉冲电场(如图9所示),同样此方法采用的电路也复杂并且成本高。
二、对于现有温热治疗来说:较少将温热治疗与负电位电场治疗结合进行,即使少量的将温热治疗与负电位电场治疗设置于一个机子上,也只是在使用中分别进行而不能同时进行,尤其是没有能够实现在治疗垫上共用一个加热线既加热又叠加负高压脉冲电场来对人体的同一部位进行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负电位电场的治疗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温热负脉冲电场复合理疗仪,该温热负脉冲电场复合理疗仪在将温热治疗和负脉冲电场治疗集于一机的基础上,简化了该理疗仪所含的负脉冲发生电路,从而降低该理疗仪的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在达到上述首要目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温热负脉冲电场复合理疗仪,该温热负脉冲电场复合理疗仪可在治疗垫上共用一个加热线同时对人体的同一部位进行温热治疗和负脉冲电场治疗。
为了达到以上首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温热负脉冲电场复合理疗仪主要包括安置于机体内的控制器、负脉冲发生电路、温热发生电路和治疗垫,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分别与负脉冲发生电路和温热发生电路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负脉冲发生电路和温热发生电路的输出端通过高压电缆与治疗垫连接,其输入端与市电源连接;所述治疗垫含有电热件,所述负脉冲发生电路含有倍压整流电路;改进之处是:所述负脉冲发生电路还含有阻尼振荡电路和调制电路,所述阻尼振荡电路与调制电路之间通过一中频变压器相耦合,所述阻尼振荡电路由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和中频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串联组成;所述调制电路由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和PNP三极管组成,其中第二电阻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中频变压器次级绕组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电阻的输入端连接,其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为了达到以上次要目的,上述温热负脉冲电场复合理疗仪的完善是,所述负脉冲发生电路和温热发生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治疗垫的电热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慧兵,未经张慧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3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液提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合于液晶屏幕的电视电脑清洁巾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