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扇形作业的步进式清淤船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0384.5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8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伍毅;赵越;谢能刚;王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大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宗如 |
地址: | 243002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扇形 作业 步进 清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除河塘、湖泊底部淤泥、水生植物的连续扇形作业的步进式清淤船。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展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剧增,人们的生活用水排入河道、湖泊,使河道、湖泊淤积物增加,微生物大量繁殖,水葫芦、水草等水生植物爆发,水体变质发黑,产生恶臭。据不完全统计:一座城区人口100万以上城市,每年用于换水清淤工程的资金达数千万元,淡水数千万吨,但效果甚微,河水恶臭仍占一年大部份时间。现有的各种中小型清淤船,大多无船体固定装置,在清淤时,船体在某一位置时,只能针对该位置进行清理;虽然有的船配置了长的旋刀轮,加大了清淤面积,但同时也降低了泥浆的浓度,得不偿失。个别以柴油机为原动力的液压清淤船虽然设置了固定装置,但由于船身的摆动由左右钢丝绳卷筒牵引来实现,从而无法实现有规律的缓慢地摆动(无级摆动),影响清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除河塘、湖泊底部淤泥、水生植物的连续扇形作业的步进式清淤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清淤船由船体、驱动、回转装置、清淤装置和定位桩装置等组成;船体由船蓬和多个独立船舱经机械联结构成,船体亦可由冷弯型钢或工程塑料整体制造;船体的头部安装有清淤装置,由旋耕刀盘、混浆泵、套管接轴、电动推缸I和电机组成;定位桩装置位于船体的尾部,由电动推缸II、步进小车、蜗轮减速机和定位杆组成,蜗轮减速机的蜗轮为内螺母型与定位杆相连,定位杆的外面为与蜗轮连结的螺纹,断面为双面或单面扁形,穿过定位小车的导向孔,实现上下移动,且为可拆卸的多杆结构;驱动、回转装置位于船体中部,由潜水泵、电控混流阀和成∏形的排水管线组成。
该清淤船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少(只需1人)、便于搬运、造价低、运行费用少、清淤、除草效果好等诸多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续扇形作业的步进式清淤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耕刀盘,2:混浆泵,3:套管接轴,4:电动推缸I,5:电机6:船蓬,7:蜗轮减速机,8:步进小车,9:定位杆,10:电动推缸II,11:电控混流阀,12:潜水泵,13:船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清淤船由船体13、驱动、回转装置、清淤装置和定位桩装置等组成;船体由船蓬6和多个独立船舱经机械联结构成,船体亦可由冷弯型钢或工程塑料整体制造;船体的头部安装有清淤装置,由旋耕刀盘1、混浆泵2、套管接轴3、电动推缸I 4和电机5组成;定位桩装置位于船体的尾部,由电动推缸II 10、步进小车8、蜗轮减速机7和定位杆9组成,蜗轮减速机的蜗轮为内螺母型与定位杆相连,定位杆的外面为与蜗轮连结的螺纹,断面为双面或单面扁形,穿过定位小车的导向孔,实现上下移动,且为可拆卸的多杆结构;驱动、回转装置位于船体中部,由潜水泵12、电控混流阀11和成∏形的排水管线组成。
用该清淤船作业时,旋耕刀盘1、混浆泵2构成的清淤装置依船体两侧排水管流量的多少实现无级变速回转,呈扇形区作业,由电动推缸II 10推动定位杆9实现步进(一般为一个旋耕刀盘的宽度),其清淤作业区更加连续、平顺,清淤、除草效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大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大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03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生便盆
- 下一篇:摩托车发动机与车架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