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爆气箱脉冲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0069.2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1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贾林喜;茆静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林喜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脉冲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除尘设备,尤其是一种防爆气箱脉冲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气箱脉冲除尘器用于水泥行业的水泥立窑、烘干机等烟气的除尘。气箱脉冲除尘器含有箱体、粉尘收集锥、进风管、排风管、滤袋、排灰阀和机架。箱体的下端设置在机架上,粉尘收集锥设置在箱体的下方,排灰阀安装在粉尘收集锥的下端,滤袋设置在箱体内,进风管和排风管设置在箱体上。当含尘气体经进风管进入箱体内后,气体穿过滤袋,粉尘被阻留在滤袋的外表面,含尘气体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气体经过滤袋的内部进入排风管排出。阻留在滤袋外表面的粉尘的一部分因自身重力落入粉尘收集锥内,落入该收集锥内的粉尘通过排灰阀排出。由于粉尘收集锥为倒棱台的结构形状,因此除尘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粉尘收集锥的内表面上总有一层较厚的粉尘。由于这层粉尘的存在,当滤袋外的粉尘落入该锥内与之碰撞时,粉尘收集锥的粉尘浓度大增,这将容易引起粉尘爆炸。为了清除粉尘收集锥内表面的粉尘,通常采用敲打或振动收集锥的方法,但这很容易使粉尘收集锥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爆气箱脉冲除尘器,该除尘器不仅能够及时清除粉尘收集锥内表面上的粉尘以免发生粉尘爆炸,而且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含有箱体、机架、粉尘收集锥和排灰阀,箱体的下端设置在机架上,粉尘收集锥设置在箱体的下方,排灰阀安装在粉尘收集锥的下端,还含有环形气管、进气管、喷头和连接杆,喷头均布设置在环形气管的下端,环形气管通过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粉尘收集锥的内上方,进气管的一端位于粉尘收集锥的内部且与环形气管相通联、另一端位于粉尘收集锥的外部。
由于在粉尘收集锥的内上方设有带喷头的环形气管且与进气管相通联,定期提供的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环形气管内,喷头喷出的高速气流将粉尘收集锥内表面的粉尘吹冲到该锥底经排灰阀排出,这样及时清除了粉尘收集锥内表面上的粉尘,有效防止了因该锥内表面较厚的粉尘而容易引起的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同时也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敲打或振动该锥的方法而引起的受损现象的发生。由于仅在粉尘收集锥的内上方设有带喷头的环形气管并通过进气管与之相通联,因此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机架,3.进气管,4.喷头,5.环形气管,6.连接杆,7.粉尘收集锥,8.排灰阀。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中,箱体1的下端设置在机架2的上方,粉尘收集锥7设置在箱体1的下方。排灰阀8安装在粉尘收集锥7的下端。环形气管5通过连接杆6设置在粉尘收集锥7的内上方,本实施例中,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机架2上、另一端设置在环形气管5上。环形气管5的下端均布设有喷头4。进气管3的一端位于粉尘收集锥7的内部且与环形气管5相通联、另一端位于粉尘收集锥7的外部。工作时,根据除尘器的工况,调整压缩空气进入环形气管5的周期,一般1~2分钟喷头4喷出高速气流一次,持续时间5秒。这样及时清除了粉尘收集锥7内表面上的粉尘,使粉尘达不到较厚的程度,从而避免了因粉尘收集锥7内表面较厚的粉尘而容易引起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由于采用喷出的高速气流将粉尘收集锥7的内表面的粉尘吹冲到其锥底经排灰阀8排出,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因敲打或振动锥粉尘收集锥7而引起其受损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林喜,未经贾林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0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