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卡车及低速汽车用变速箱后置副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8410.0 | 申请日: | 2007-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5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为民 |
主分类号: | F16H3/08 | 分类号: | F16H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沈戟 |
地址: | 224001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卡车 低速 汽车 变速箱 后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变速箱,特别是涉及一种轻型卡车及低速汽车用变速箱后置副箱。
背景技术:
现有轻型卡车及低速汽车用变速箱后置副箱,含有副箱箱体、主箱输出轴及主动齿轮、后置副箱输出轴及输出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输出齿轮相啮合的双联齿轮、通过主箱输出轴直接驱动后置副箱输出轴或断开后通过双联齿轮传动实现高、低速传动的控制机构,主箱输出轴和后置副箱输出轴分别与副箱箱体活动连接,双联齿轮与双联齿轮轴之间安装了滚针,双联齿轮轴与副箱箱体紧配合。双联齿轮、双联齿轮轴及滚针共同构成了滚针轴承,双联齿轮相当于滚针轴承的外圈,双联齿轮轴相当于滚针轴承的内圈,但由于双联齿轮轴和双联齿轮的制造精度难以达到滚针轴承的内、外圈的制造精度的要求,加之双联齿轮大多采用斜齿轮,使滚针的受力状态不理想,经常出现滚针被烧死的现象,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卡车及低速汽车用变速箱后置副箱,有效解决可靠性差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含有副箱箱体、主箱输出轴及主动齿轮、后置副箱输出轴及输出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输出齿轮相啮合的双联齿轮、通过主箱输出轴直接驱动后置副箱输出轴或断开后通过双联齿轮传动实现高、低速传动的控制机构,主箱输出轴和后置副箱输出轴分别与副箱箱体活动连接,双联齿轮安装在双联齿轮轴上,双联齿轮与双联齿轮轴滑动配合,双联齿轮轴的两端与滚动轴承的内圈紧配合,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副箱箱体紧配合,双联齿轮轴的轴线与主箱输出轴的轴线及后置副箱输出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00-129毫米。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本行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偏见,成功地在双联齿轮轴的轴线与主箱输出轴的轴线及后置副箱输出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仅为100-129毫米之间的后置副箱箱体上,为双联齿轮轴的两轴端安装了滚动轴承。本行业的技术人员长期以来始终认为,由于受安装空间的限制以及双联齿轮轴的强度要求,在双联齿轮轴的轴线与主箱输出轴的轴线及后置副箱输出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129毫米时,双联齿轮轴的两轴端与副箱箱体通过滚动轴承连接是根本不可能的。本实用新型不仅在双联齿轮轴的两轴端与副箱箱体之间成功地安装了滚动轴承,解决了当前530、140、145等带后置副箱的变速箱存在的后置副箱中的双联齿轮与双联齿轮轴之间的滚针易损坏的质量问题,而且,使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可靠性提高了3倍多,使用寿命延长了3倍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联齿轮轴;2--滚动轴承;3--副箱箱体;4--主箱输出轴;5--滚动轴承;6--主动齿轮;7--连接齿圈;8--拨叉;9--连接齿套;10--齿毂;11--连接齿圈;12--输出齿轮;13--滚动轴承;14--后置副箱输出轴;15--双联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含有副箱箱体3,副箱箱体3与主箱输出轴4由滚动轴承5活动连接,副箱箱体3上还活动安装了后置副箱输出轴14,后置副箱输出轴14由滚动轴承13与副箱箱体3活动连接,后置副箱输出轴14上有齿毂10,主箱输出轴4与后置副箱输出轴14在同一轴线上,主箱输出轴4上固定安装了主动齿轮6,后置副箱输出轴14上活动安装了输出齿轮12,主动齿轮6和输出齿轮12分别与双联齿轮15相啮合,主动齿轮6上有连接齿圈7,输出齿轮12上有连接齿圈11,在主动齿轮6和输出齿轮12之间有拨叉8控制的连接齿套9,当拨叉8向左拨动连接齿套9时,连接齿套9与后置副箱输出轴14上的齿毂10及主动齿轮6上的连接齿圈7相啮合,主箱输出轴4直接驱动后置副箱输出轴14转动。当拨叉8向右拨动连接齿套9时,连接齿套9与后置副箱输出轴14上的齿毂10及输出齿轮12上的连接齿圈11相啮合,主箱输出轴4通过主动齿轮6、双联齿轮15、后置副箱输出轴14上的输出齿轮12,再经后置副箱输出轴14上的输出齿轮12上的连接齿圈11带动后置副箱输出轴14上的齿毂10驱动后置副箱输出轴14转动。双联齿轮轴1的轴线与主箱输出轴4及后置副箱输出轴14的轴线平行,双联齿轮15安装在双联齿轮轴1上,双联齿轮15与双联齿轮轴1滑动配合,双联齿轮轴1的两端与滚动轴承2的内圈紧配合,滚动轴承2的外圈与副箱箱体3紧配合。双联齿轮轴1的轴线与主箱输出轴4的轴线及后置副箱输出轴14的轴线之间的距离a为100毫米或121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为民,未经陈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8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