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缸无波动往复泵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2218.0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88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韩成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盟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9/04 | 分类号: | F04B9/04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苟红东;席树文 |
地址: | 721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缸无 波动 往复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弹性流体泵,特别适合于石油机械技术领域中油田注入和输油线上往复泵。
背景技术
往复泵在油田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往复泵动端均采用曲柄连杆机构,既动力由输入轴输入带动曲轴旋转。其旋转运动以连杆带动十字头滑块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活塞的往复运动由于这种机构产生的往复运动为准简谐运动,所以其各缸排出的流量也具有简谐规律,因此其总流量是脉动的,压力也是脉动的。尽管采用空气包可减轻流量和压力的脉动,但不能完全消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设计一种三缸无波动往复泵,以克服现有往复泵的缺陷。
具体地说,三缸无波动往复泵,包括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部分、传递动力并挤压介质的活塞总成及吸入和排出介质的吸入泵阀和排出泵阀;运动转换部分的滑块(9)与活塞总成中的活塞杆(31)连接,活塞总成中外缸套(34)与吸入泵阀的进口和排出泵阀的出口连通;运动转换部分的输入轴(21)固定端用轴承(66)安装在箱体上且其轴上等距离固定有三个凸轮(16),在每个凸轮的两侧设有滚子,滚子通过滚子架(15)固定在滑块(9)上,滑块(9)位于导板(8)上是可以左右滑动的;三个滑块分别与三个活塞总成中的活塞杆(31)连接,三个活塞总成中外缸套(34)分别与三个吸入泵阀的进口和排出泵阀的出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输入轴(21)三个凸轮的排布方式为三个凸轮之间凸径的角度交错120°。
其中的滑块(9)通过介杆(26)与活塞杆(31)连接,在运动转换部分和活塞总成之间用隔板(28)隔开;介杆(26)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隔板通过介杆箱(30)与活塞杆(31)连接;在介杆上装有挡水帽(29),挡水帽作用是挡住喷淋用水不飞溅。介杆于隔板之间用介杆密封(27)密封。
在上下两个导板(8)和箱体(4)之间还分别有上调节垫块(17)和调节垫块(6)。
本实用新型三个偏心凸轮在等角位移时,直线位移相等或叠加相等。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用特殊的设计的偏心轴机构代替了原往复的曲柄连杆机构,特殊设计的偏心轴轮形线可实现往复泵活塞运动按梯形线规律运动,从而保证泵的输出流量和压力无波动,改善了工作性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由于吸入流量均匀,所以消除了吸入管路的惯性水头损失,改善了吸入性能,提高了泵的安装高度,在使用是可省去灌注泵和吸入空气包;
b.由于排出压力无脉动,所以排出管线工作平稳,不会产生振动。特别适合于油田注水和输油,用作钻井泵时还可稳定壁,对于堵漏也有很大益处;
c.由于排出压力无脉动,所以活塞受力均匀,泵体不会产生振动,泵轴受力条件大大改善,提高了泵轴及其轴承等的寿命;
d.由于用凸轮轴代替了曲轴,所以消除了曲轴转数,增大往复泵冲次提高的排量;
e.该泵可通过更换缸套和调节外置变速箱改变泵冲次的方法调节泵的流量。流量调节范围大,且调节方便。用作钻井泵时,随井深增加,可随时调节流量,使泵工作在接近全功率工作状态,提高了功率利用率;
f.该泵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与传统往复泵比较:
(1)动力可直接输入轮轴,省去了中间输入轴,省去了连杆,消除了摆动力;(2)由于不产生流量和压力脉动,省去了吸入和排出空气包;(3)由于凸轮轴比曲轴回转半径小,动力端结构尺寸大大缩小;(4)与同功率泵比,泵总重量可减轻1/3-1/2。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油田注水、输油、天燃气液化,、轻烃回收等领域,且特别适应于炼油厂、化工厂、食品饮料厂、制药厂牛奶工厂等对流量要求严格均匀的各个环节的各种介质输送。可取得比传统往复泵更优的工作特性,比离心泵更高的压力和相同的流量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三缸无波动往复泵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装结构示意图(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总装结构示意图(图1的A-A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吸入和排出曲线。
图号说明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盟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宝鸡市盟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变压器线圈绕线机上料顶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收音机的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