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殊曲面发光二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7489.0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47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叶荣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维(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1009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殊 曲面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特别涉及到一种特殊曲面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所制成的发光元件。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可以发出不同波长性质的光,产生不同颜色的可见光。依照其用途进行封装,现有的一般有子弹头型、草帽型和贴片型(SMD)等,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中。子弹头型LED的光指向性强,中心亮度大,且侧面有光线逃逸。而草帽型LED和贴片型LED发光角度大,光的利用率低,亮度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特殊曲面发光二极管,它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使芯片发射出来的光全部射向正面,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达到一定的光场分布,充分利用LED芯片发出的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特殊曲面发光二极管,包括有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一个底座、一透明封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安装在底座上,且发光二极管芯片上包覆有利用透明介质的全反射原理及折射定律使芯片发出的光经曲面反射和折射后全部射向正面而设计的特殊曲面封装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特殊曲面封装体为抛物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特殊曲面封装体为椭圆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特殊曲面发光二极管,利用光线从光密物质(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射向光疏物质(如空气)时,存在全反射现象,以及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采用特殊曲面(如抛物面、椭圆面等)对LED芯片进行封装,使芯片发出的光,经过这些特殊曲面后,全部射向正面,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达到一定的光场分布,它能充分利用LED芯片发出的光,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廉,使子弹型LED侧面损失的光线得到充分利用,使草帽型和贴片型LED的中心光强小的缺陷得到补偿,增加亮度。并且能够替代部分简单的二次光学设计,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紧凑,光效性能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1.............发光二极管芯片
12.............底座
13.............特殊曲面封装体
21.............发光二极管芯片
22.............底座
23.............特殊曲面封装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描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中的一个首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及原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特殊曲面发光二极管包括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11,一个底座12,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11安装在底座12上,且发光二极管芯片11上包覆有特殊曲面封装体13。所述的特殊封装体13为抛物面结构或者椭圆面结构。当接通电源后,发光二极管芯片11发出来的光线经过特殊曲面封装体13的发射和折射射向正面,使芯片发出的光得到充分利用。
图2是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原理结构图。如图所示,从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出来的光,射到LED表面,由于该曲面利用透明介质的全反射原理及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而设计,所以光线便依据设计要求转向射出,使芯片发出的光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减少了杂散光。
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及原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特殊曲面发光二极管包括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21,一个底座22,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21安装在底座22上,且发光二极管芯片21上包覆有特殊曲面封装体23。所述的特殊封装体为抛物面结构或者椭圆面结构。当接通电源后,发光二极管芯片21发出来的光线经过特殊曲面封装体23的发射和折射射向正面,使芯片发出的光得到充分利用。
图4是图3中所示实施例的原理结构图。如图所示,从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出来的光,射到LED表面,由于该曲面利用透明介质的全反射原理及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而设计,所以光线便依据设计要求转向射出,使芯片发出的光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减少了杂散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维(厦门)光电有限公司,未经环维(厦门)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原色显示器
- 下一篇:便携式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