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内胎车轮轮辋用型钢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2586.0 | 申请日: | 200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10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赖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建辉 |
主分类号: | B60B21/02 | 分类号: | B60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福建省漳州市芗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胎 车轮 轮辋用 型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结构。
背景技术
轮辋是无内胎车轮受力最大并与轮胎紧密配合的关键部位,也是无内胎车轮的主要易损件。现有无内胎车轮轮辋,是用平板经多次滚型加工而成;平板在滚制过程中因受设备、模具、工艺及材料性能等因素影响,必然造成轮辋体厚薄不等,尤其是轮辋体的各转弯受力部位明显变薄。其后果是:在车轮行驶过程中,轮辋体的各转弯部位极容易产生变形和断裂,轻则引起轮胎跑气,重则整个车轮报废,造成安全事故。况且,平板滚型所用的专用设备价位高且投资大,生产效率又低,加工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陷,采用钢坯轧制工艺,提供一种加强型的无内胎车轮轮辋用型钢。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采用钢坯热轧工艺制造无内胎车轮轮辋用型钢;在确保无内胎车轮轮辋型钢与轮胎配合面的轮廓形状和尺寸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在轮辋型钢非轮胎配合面的各转弯受力部位的截面上相应增加厚度或凸块,特别是要在弧形腿与胎圈座的连接转弯受力部位的截面上形成向外凸起的凸块;在非受力的部位相应减薄截面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加工轮辋使用的是通用设备,比用平板滚型加工无内胎轮辋所用的专用设备投资小;车轮轮辋的加工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便于组织大批量生产。
(2)、本实用新型非轮胎配合面的各转弯受力部位的截面上,增加了相应的厚度或凸块,从而增强了轮辋的强度,轮辋在受力状态下不易出现变形、断裂现象;轮辋与轮胎的封闭性好,不跑气、漏气。
(3)、本实用新型减薄了轮辋非轮胎配合面上的非受力部位的截面厚度,从而减轻了轮辋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剖视图。
图中:1、2、3、4、5、6均是本实用新型非轮胎配合面的转弯受力部位,7、10是弧形腿,8、9是胎圈座。
图中:本实用新型截面的上表面为型钢与轮胎配合面,下表面为型钢非轮胎配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钢坯热轧工艺制造无内胎车轮轮辋型钢的:
实施例1:在钢坯轧制无内胎车轮轮辋型钢之时,在型钢非轮胎配合面,弧形腿(10)与胎圈座(9)、弧形腿(7)与胎圈座(8)的转弯受力部位(1)、(6)的截面上增加了向外凸起的半圆形凸块,转弯受力部位(2)、(3)、(4)、(5)的截面上相应增加了厚度,在非受力的部位相应减薄了截面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建辉,未经赖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2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