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夹紧装置的移动模板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308115.7 | 申请日: | 200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1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郑盛旭;金镇永;张炳根;柳盛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LS电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20 | 分类号: | B29C33/20;B29C45/64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双;张向琨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夹紧 装置 移动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夹紧(mold clamping)装置的移动模板(movingplaten),尤其涉及这样一种模具夹紧装置的移动模板:该移动模板能够在模具的整个表面上施加模具夹紧力,从而防止模板和模具损坏,并提高成品质量。
背景技术
通常,注塑机(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包括注入装置和模具夹紧装置,该模具夹紧装置控制模具的开启/关闭。当该夹紧装置的关闭操作完成后,将某种熔融材料注入模具中。这里,模具应当被牢固地夹紧,以便不致被高压的熔融材料冲开。
下面参照图1至图3说明现有技术的模具夹紧装置的结构。图1中,模具夹紧装置包括固定模板110和移动模板120,并且在固定模板110和移动模板120的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模具111和第二模具121。利用连接杆101连接固定模板110和移动模板120。
同时,移动模板120的一端与肘杆140相连接。特别地,参照图2,移动模板120的背面的两端设有肋122,每一肋的上端部具有连接孔123。在连接孔123中插入连接销141,并且肘杆140的一端与连接销141相连接(见图1)。肘杆140的驱动力使移动模板120移动,以便确定是否夹紧模具。移动模板120具有中心孔124,用以从模具中拔出成品。未作说明的附图标记125表示连接杆101上的孔。
在具有以上结构的模具夹紧装置中,移动模板120能够依靠肘杆140而前后移动。这里,如图3所示,由于作为肘杆140的连接部的肋122设置在移动模板120两端,从肘杆140传递的夹紧力并不均匀地遍及移动模板120的整个表面传递,而是集中在移动模板120的两端上。因此,移动模板120将产生应力集中和变形,并且当夹紧模具时,夹紧力并不均匀地传递到模具的整个表面上,最终造成模板寿命减小、模具损坏以及成品的缺陷。
发明内容
据此,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夹紧装置的移动模板,该移动模板能够在模具的整个表面上施加模具夹紧力,从而防止模板和模具损坏,并提高成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的和其他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模具夹紧装置的移动模板,该移动模板包括:基板,其一个表面上设置有模具;以及支撑结构,其设置在该基板的另一个面上,用以将载荷传递至该基板,该支撑结构包括按顺序叠置的承载块、下部体和上部体,其中承载块、下部体和上部体的底面分别被定义为第一承载面、第二承载面和第三承载面,并且其中第一承载面的面积小于第三承载面的面积,其中该上部体包括设置在第三承载面两端的肋,以及连接设置在两端的肋的竖直支撑台,其中该竖直支撑台的中心部分向着与第三承载面相反的方向凸出。
此外,肋的一端具有连接孔,连接孔中插入连接销,而连接销与施加模具夹紧力的肘杆的一端连接。
基板、承载块、下部体和上部体的中心部分设置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中设有抽拔装置,用以从模具中拔出成品。这里,抽拔装置包括顶出板(ejector)、脱模器(ejector)、滑轮及马达。
同时,所述开口的形状设置为顶出板的长轴线竖直设置在开口中。下部体的一侧设置有带槽,该带槽中设有传动带以使滑轮和抽拔装置的马达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移动模板构造为具有基板、承载块、下部体和上部体,并且承载块、下部体和上部体彼此堆垒为四角锥形状。因此,当通过肘杆施加的载荷传递到移动模板时,从肘杆传递的载荷集中在移动模板中心,最终将均匀的夹紧力施加到模具。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明晰,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模具夹紧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移动模板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将载荷施加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移动模板上的参考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模具夹紧装置的移动模板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模具夹紧装置的移动模板的分解侧视图;
图6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模板的模具夹紧装置的侧面剖视图;以及
图7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模板的模具夹紧装置中的载荷传递方向的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S电线有限公司,未经LS电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8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