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3-羟基丙酸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303933.8 申请日: 2007-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1445813A 公开(公告)日: 2009-06-03
发明(设计)人: 陈国强;石振宇;张磊;吴琼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主分类号: C12P7/42 分类号: C12P7/42;C12N1/20;C12N1/21;C12N15/53;C12N15/70;C12N15/74;C12R1/40;C12R1/19;C12R1/15;C12R1/01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关 畅;任凤华
地址: 1000***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产 羟基 丙酸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产3-羟基丙酸的方法,是以1,3-丙二醇为原料,用表达1,3-丙二醇 脱氢酶和醛基氧化酶的微生物生产3-羟基丙酸;

所述微生物为恶臭假单孢菌(Pseudomonas putida)、嗜水气单孢菌(Aeromonas  hydrophil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或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所述恶臭假单孢菌(Pseudomonas putida)为恶臭假单孢菌(Pseudomonas  putida)KT2440或恶臭假单孢菌(Pseudomonas putida)KT2442;

所述嗜水气单孢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嗜水气单孢菌(Aeromonas  hydrophila)ATCC7966或嗜水气单孢菌(Aeromonas hydrophila)4AK4-1;

所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K12MG1655' 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S17-1';

所述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为谷氨酸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13032-1;

所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S17-1'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1,3-丙二醇脱氢酶基因用XhoI和ClaI酶切,得到酶切 产物A;将pBBR1MCS2载体用XhoI和ClaI酶切,回收其中5.1kb的DNA片段 得到酶切产物B;将酶切产物A和酶切产物B连接,得到重组载体pZL-dhaT;

将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醛基氧化酶基因用ClaI和BamHI酶切,得到酶 切产物E;将重组载体pZL-dhaT用ClaI和BamHI酶切,回收其中6.3kb的DNA 片段,得到酶切产物F;将酶切产物E和酶切产物F连接,得到重组载体 pZL-dhaT-aldD;pZL-dhaT-aldD的质粒图谱如图2所示;

将质粒pZL-dhaT-aldD电转化到E.coli S17-1中,将得到的菌株命名为大肠杆 菌(Escherichia coli)S17-1';

所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K12MG1655'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所述重组载体pZL-dhaT-aldD电转化到E.coli K12MG1655中,将得到的菌 株命名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K12MG1655';

所述嗜水气单孢菌(Aeromonas hydrophila)4AK4-1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S17-1'接种于LB培养基上,37℃培养13小 时,同时将Aeromonas hydrophila 4AK4在30℃培养20小时,将上述两种菌液等体 积混合,30℃温浴培养20分钟后涂布在含有100ug/ml氨苄青霉素和50ug/ml卡那 霉素的LB平板上培养16小时以进行接合转化,挑取单克隆进行鉴定,得到转入 pZL-dhaT-aldD的重组嗜水气单孢菌4AK4-1;

所述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13032-1的制备方法如下:

利用引物mobR-U和mobR-D从pK18MobSacB载体中克隆Mob序列,用NdeI 和EcoRV酶切,得到酶切产物H;将pEC-XK99E载体用NdeI和EcoRV酶切,回 收其中5.8kb的DNA片段得到酶切产物I;将酶切产物H和酶切产物I连接,得到 6.4kb的连接了Mob序列的质粒,命名为K;

以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Linker为模板,用引物mcs-U、mcs-D进行PCR构建含 poly-A尾巴的Linker序列;将PCR产物与pMD18-T Simple载体连接,得到2.8kb 的连接了Linker序列的质粒,命名为M;

将质粒pZL-dhaT-aldD用XhoI和BamHI酶切,回收其中2.7kb的包含dhaT 和aldD基因序列的DNA片段,得到酶切产物N;将质粒M用XhoI和BamHI酶 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其中2.7kb的DNA片段,得到酶切产物O;将酶切产物 N和酶切产物O连接,得到5.4kb的连接了dhaT和aldD基因以及Linker的DNA 片段的质粒,命名为Q;

将质粒Q用SacI和BamHI酶切,回收其中2.7kb的包含dhaT和aldD基因序 列的DNA片段,得到酶切产物R;将质粒K用SacI和BamHI酶切,回收其中6.4kb 的DNA片段得到酶切产物S;将酶切产物R和酶切产物S连接,得到9.1kb的连 接了dhaT和aldD基因序列、Linker序列和Mob序列的DNA片段的质粒,命名为 pEC-XK99EMOB-DhaT-AldD;pEC-XK99EMOB-DhaT-AldD的质粒图谱如图3所 示;

将质粒pEC-XK99EMOB-DhaT-AldD转化到E.coli S 17-1中,将得到的菌株命 名为E.coli S 17-1″;

将E.coli S17-1″接种于LB培养基上,37℃培养13小时,同时将 Corynebacterium gutamicum ATCC13032在30℃培养20小时,将上述两种菌液等 体积混合,30℃温浴培养12小时后涂布在含有50ug/ml萘啶酮酸和50ug/ml卡那霉 素的LB平板上,再培养16小时以进行接合转化,挑取单克隆进行鉴定,得到转 入pEC-XK99EMOB-DhaT-AldD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1;

mobR-U的序列为TTAACATATGAGTCCACGACGCCCGTGATTTTGTA;

mobR-D的序列为TTAAGATATCCTTTGGCATCGTCTCTCGCCTGTCC;

mcs-U的序列为GAGCTCACTCGAGACTTGAGGAAGCCCAGCATGACAT;

mcs-D的序列为GATACTGGATCCGGGTTTACACGGAGTTCTATC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3-丙二醇脱氢酶的氨基 酸序列是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NP_744947的自氨基末端第1位至394位氨 基酸残基;所述醛基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是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NP_742708 的自氨基末端第1位至506位氨基酸残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39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