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2364.5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崔荣锡;郑裕澔;李尚镕 | 申请(专利权)人: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62;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梁挥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要求2007年7月12日在韩国提交的专利申请No.10-2007-070253 以及2007年10月1日在韩国提交的专利申请No.10-2007-098684的优先权, 其全部内容合并在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件,且更具体地涉及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其可根据特定的柱状衬垫料形成工艺,减少在液晶显示器件中所使用的液晶 量。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依赖社会的发展,对于各种显示器件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满足 这样的需求,近来大量的努力致力于研发诸如液晶显示(LCD)器件、等离子 显示面板(PDP)、电致发光显示(ELD)器件、真空荧光显示(VFD)器件 等的平板显示器件。某些类型的平板显示器件正在实际应用于各种显示目的的 应用场合。
特别是,因为LCD具有优良的图像质量、轻、薄且功耗低的优点,与移 动图像显示器件关联的LCD已经替代了阴极射线管(CRT)。因此,LCD 当前得到最广泛的应用。LCD的各种应用正在发展为不仅与诸如笔记本电脑 监视器的移动图像显示器件结合,而且与TV的监视器结合以接收和显示广播 信号,以及与台式电脑的监视器结合。
这样的LCD成功地应用于各种图像显示器件,取决于该LCD能否实现包 括高分辨率、高亮度、大显示区域等的所需的高图像质量,而同时保持所需的 轻、薄和低功耗的特性。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现有技术的LCD器件。
图1所示为相关的扭曲向列(TN)模式LCD器件的放大透视图。
如图1所示,相关的TN模式LCD器件包括彼此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基板1 和第二基板2,从而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限定出特定空间。LCD器 件还包括密封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空间中的液晶层3。包括第一 基板1、第二基板2和液晶层3的结构称为“液晶面板”。
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LCD器件的结构。第一基板1包括在一个方向上排 列同时彼此均匀间隔分开的多条栅线4,以及在与栅线4垂直的方向上排列同 时彼此均匀间隔分开的多条数据线5。栅线4和数据线5限定像素区域P。像 素电极6设置在第一基板1上的各自像素区域P处。薄膜晶体管T分别形成 在栅线4和数据线5的交叉处。各个薄膜晶体管T根据一条相关栅线4的信号 将一条相关数据线5上的数据信号提供给一个相关的像素电极6。
第二基板2包括用于阻止光泄漏到像素区域P以外区域的黑矩阵层7。第 二基板2还包括分别形成于与像素区域P相对应的区域并且适于表现色调的 R、G、B滤色片层8,以及形成覆盖滤色片层8并且适于展现图像的公共电极 9。
在各个像素区域P处,插入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3 根据在相关的像素电极6和公共电极9之间生产的电场进行定向。根据液晶层 3的定向角度,确定通过液晶层3的光的量。因此,可展现相应的图像。
虽然未图示,为了保持液晶层3的盒间隙,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 之间形成球状或柱状的衬垫料。
这样的LCD器件称为“TN模式LCD器件”。由于这样的TN模式LCD器 件具有视场角窄的缺点。已经开发出共平面开关(IPS)模式LCD器件以克服 TN模式LCD器件的缺点。
以下,将描述以IPS模式驱动的现有技术的IPS模式的LCD器件。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IPS模式LCD器件的平面图。图3所示为沿图2 的线I-I′提取的截面图。
如图2和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IPS模式LCD器件主要包括第一基板30、 与第一基板30组装在一起的第二基板40,在第一基板30和第二基板40之间 限定特定的空间,以及密封在两个基板30和40之间的液晶层55。包括第一 基板30、第二基板40和液晶层55的结构称为“液晶面板”。
现有技术的IPS模式LCD器件具有与图1的上述一般LCD器件相同的结 构,除了用于替代一般LCD器件中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的涂覆层以外。
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该结构。在现有技术的IPS模式LCD器件中,栅线 31和数据线32设置在第一基板30上的阵列区域中,栅线31和数据线32彼 此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TFT形成于栅线31和数据线32的各自交叉处。在各 个像素区域中,像素电极33和公共电极35a交替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未经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2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