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绕温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0710300193.2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4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鹿山昌宏;栗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1B37/76 | 分类号: | B21B37/76;G05D23/1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温度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卷绕温度控制装置,其以配置在热轧机的送出测的冷却装置冷却由该热轧机轧制的钢板,并将由地下卷取机卷绕前的钢板的温度控制在规定的目标温度,
所述卷绕温度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板温度推定模型,其用于推定钢板的卷绕温度;
预置控制单元,其在冷却之前,由与目标卷绕温度和钢板的速度相关的信息,使用所述板温度推定模型推定卷绕温度,并使用推定结果,计算及输出用于实现目标卷绕温度的向冷却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
动态控制单元,其观测冷却控制中的钢板的卷绕温度,并由观测结果与目标卷绕温度的偏差,计算及输出控制指令的修正量,
进而,所述动态控制单元具备:
第一修正单元,其由与所述偏差对应地计算出的控制指令的修正量和动态控制单元现在输出的控制指令的修正量,计算出动态控制单元下次输出的修正量;
第二修正单元,其将由与该偏差对应地计算出的控制指令的修正量与动态控制单元下次输出的控制指令的修正量直接对应并输出;
操作量切换单元,其取得所述钢板的速度,并根据钢板速度,选择第一修正单元的输出和第二修正单元的输出中的任一个,从而确定动态控制单元下次输出的修正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钢板速度大于规定值时,选择所述第一修正单元的输出,除此以外时,选择所述第二修正单元的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修正单元具备:与钢板速度对应地确定下次的修正计算的启动时刻的第一启动时刻生成单元,
所述第二修正单元具备:以事先确定的规定的周期确定下次的修正计算的启动时刻的第二启动时刻生成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绕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启动时刻生成单元通过使用钢板速度、在所述冷却装置中由于控制指令的变更而导致操作量变更的部位和卷绕温度计的距离、控制指令变更的影响涉及到钢板温度为止的时间的运算,确定下次的修正计算的启动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量切换单元对所述第一启动时刻生成单元确定的上次和下次的启动间隔之间钢板速度是否变化进行检测,在无变化的情况下使用第一修正机构的输出,动态控制单元确定下次输出的修正量,在有变化的情况下,动态控制单元下次也保持现在输出的修正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量切换单元取得该钢板的速度,当钢板速度大于预先设定的值时,使用第一修正单元的输出,动态控制单元确定下次输出的修正量,除此以外时,动态控制单元下次也保持现在输出的修正量。
7.一种卷绕温度控制装置,其以配置在热轧机的送出测的冷却装置冷却由该热轧机轧制的钢板,并将由地下卷取机卷绕前的钢板的温度控制在规定的目标温度,
所述卷绕温度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板温度推定模型,其用于推定钢板的卷绕温度;
预置控制单元,其在冷却之前,由与目标卷绕温度和钢板的速度相关的信息,使用所述板温度推定模型推定卷绕温度,并使用推定结果,计算及输出用于实现目标卷绕温度的向冷却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
动态控制单元,其观测冷却控制中的钢板的卷绕温度,并由观测结果与目标卷绕温度的偏差,计算及输出控制指令的修正量,
进而,所述动态控制单元具备:
第一修正单元,其由使用所述偏差计算出的控制指令的修正量和动态控制单元现在输出的控制指令的修正量,计算出动态控制单元下次输出的修正量;
第二修正单元,其将使用该偏差计算出的控制指令的修正量与动态控制单元下次输出的修正量直接对应并输出;
操作量合成单元,其取得所述钢板的速度,对于第一修正单元的输出和第二修正单元的输出,进行根据钢板速度的加权,从而确定动态控制单元下次输出的修正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绕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量合成单元在钢板速度大于预先确定的第一速度时,选择第一修正单元,在钢板速度小于预先确定的第二速度时,选择第二修正单元,在钢板速度位于第一速度与第二速度之间时,进行根据钢板速度的加权,从而确定动态控制单元下次输出的修正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01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