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绿豆芽的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87905.4 申请日: 2007-11-15
公开(公告)号: CN101433295A 公开(公告)日: 2009-05-20
发明(设计)人: 任贵兴;么杨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L1/202 分类号: A23L1/202;A23L1/29;A23L1/30;A61K36/48;A61P3/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1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合 糖尿病人 食用 绿豆芽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D-手性肌醇含量高的绿豆芽的生产方法,可用于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或防治糖尿病的保健食品。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绿豆芽其性凉、味甘无毒,能清暑热、调五脏、解诸毒、利尿除湿,可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食少体倦。绿豆芽榨汁,治尿路感染、小便赤热、尿频等症。日本科学家发现,在绿豆发芽过程中,部分蛋白质可分解为氨基酸,从而增加原有氨基酸含量。其中还含有纤维素,用于老年及幼儿便秘,既安全又有良效。取食绿豆芽,可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2而引起的舌疮口炎及阴囊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坏血病等。绿豆在发芽的过程中,维生素C会增加到绿豆原含量的7倍。维生素C有清除血管壁中胆固醇和脂肪的堆积、防止心血管病变的作用。它还富含纤维素,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有预防消化道癌症的功效。

糖尿病(DM,Diabetes Mellitus)一词是描述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西医上称糖尿病为甜性的多尿,那么中医上称糖尿病为消渴,就是消瘦加上烦渴。从医学的角度上,糖尿病可以定义为:由环境和遗传两个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的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所至。它的临床表现大概包括两个方面:一、血糖高、尿糖多造成的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排尿多,体重减少;二、并发症造成的症状,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它是一种终生疾病。正常人的体内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简称血糖,为我们的日常活动提供能量。当我们进食以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在胰岛素(由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分泌)的作用下,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经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为人类活动提供所需能量。当人体中缺乏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或者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按正常方式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异常增高,发生糖尿病。糖尿病发生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如其得不到很好地控制,进一步发展则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可导致眼、肾、神经、皮肤、血管和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以致最终发生失明、下肢坏疽、尿毒症、脑中风或心肌梗死,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发达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达5-10%,我国的患病率已达3%。

D-手性肌醇为胰岛素信号传递过程中的信使,具有促进糖原合酶和丙酮酸脱氢酶去磷酸化作用。研究发现正常人血液及尿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D-手性肌醇,而在二类糖尿病人则几乎检测不到,因此,可能导致这些病人无法产生足够量的D-手性肌醇,造成胰岛素信号传递受阻。多个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均确认,通过给实验动物补偿D-手性肌醇能有效地促进胰岛素功能,降低血糖、血中胰岛素、血甘油三酯水平等。绿豆安全性高,从中提取的D-手性肌醇无任何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豆成熟种子内D-手性肌醇衍生物显著转化为D-手性肌醇的生物学方法,并以此确定制备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豆芽的方法。传统豆芽的工业化生产是在160小时后取食豆芽,此时D-手性肌醇极低。对糖尿病人起不到降糖的作用。此发明是在豆子发芽过程中通过检测豆芽中的D-手性肌醇,得到96小时含量最高,更有效地起到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该实验方法包括:绿豆成熟种子在25摄氏度条件下泡水吸涨,避光条件萌发0-112小时。

因此,本发明的提取物可与各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制成片剂、颗粒剂、胶囊、悬浮液,口服液等剂型药物组合物。

该提取物可以直接加入食品中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保健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绿豆成熟种子内D-手性肌醇衍生物显著转化为D-手性肌醇的生物学方法。

观察5g绿豆种子不同萌发时间后D-手性肌醇含量示于下表1:

表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7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