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胶-凝胶法在蜂窝陶瓷载体上原位制备三效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6038.4 | 申请日: | 200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翁端;樊俊;吴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63 | 分类号: | B01J23/63;B01J37/02;B01D53/9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胶 凝胶 蜂窝 陶瓷 载体 原位 制备 催化剂 方法 | ||
1.一种溶胶-凝胶法在蜂窝陶瓷载体上原位制备三效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铈、锆和稀土改性元素RE的可溶性盐溶液与柠檬酸在加热条件下,在γ-Al2O3颗粒表面发生溶胶-凝胶反应,以生成的湿凝胶涂覆在蜂窝陶瓷载体上,以等量浸渍法负载Pd、Pt和Rh中的一种或几种,经过烘干和焙烧,使三效催化剂的制备和在蜂窝陶瓷载体表面的涂覆同时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溶胶-凝胶法在蜂窝陶瓷载体上原位制备三效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如下:
(1)取适量铈、锆和改性元素RE的可溶性盐,分别配制成离子浓度为0.5~1.5mol/L的水溶液,按离子摩尔浓度比Ce∶Zr∶RE=1∶(0.33~1.25)∶(0.05~0.1),配制成溶液,混合均匀;
(2)往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添加柠檬酸,使柠檬酸的摩尔浓度为(Ce+Zr+RE)总摩尔浓度的3~6倍,滴入相当于柠檬酸质量1~10%的聚乙二醇作为增稠剂,充分搅拌;
(3)往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活性γ-Al2O3粉末,使质量比γ-Al2O3∶(CeO2+ZrO2+RE2O3)=0.5∶1~3∶1,剧烈搅拌,使γ-Al2O3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形成悬浊液,其中CeO2、ZrO2和RE2O3由步骤1的Ce、Zr、RE的离子摩尔浓度分别折算成;
(4)对步骤3所得悬浊液在100~220℃进行持续加热搅拌,直至溶液变色生成淡黄色溶胶,到溶胶不再放出黄棕色气体时停止加热搅拌,得到粘稠的湿凝胶,待湿凝胶冷却后加入适量水调节,使湿凝胶的黏度保持在200~300mPas;
(5)将300~500目蜂窝陶瓷载体浸泡在步骤4所得的湿凝胶中,反复提拉2~4次,用高压气体吹出孔道中淤积的湿凝胶,以保证蜂窝表面凝胶上载均匀和孔道贯通,之后将所得载体在120~180℃烘干2~5h,300~600℃焙烧1~3h;
(6)重复步骤5二至三次,使载体的涂层上载量达到100~150g/L;
(7)测量步骤6所得载体的吸水率,以贵金属Pd、Pt或Rh的可溶性盐溶液为原料,以等量浸渍法负载一种或几种贵金属,使贵金属含量为涂层材料质量的0.25~3%,浸渍贵金属盐溶液后的载体经过150℃烘干0.5~3h,450℃焙烧1~3h后即得到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溶胶-凝胶法在蜂窝陶瓷载体上原位制备三效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改性元素RE为镧、钇或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溶胶-凝胶法在蜂窝陶瓷载体上原位制备三效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陶瓷载体为堇青石、莫来石或碳化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溶胶-凝胶法在蜂窝陶瓷载体上原位制备三效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铈的可溶性盐为硝酸亚铈Ce(NO3)3·6H2O、硝酸铈铵Ce(NH4)2(NO3)6·2H2O、硫酸铈Ce(SO4)2·4H2O或氯化亚铈CeCl3·7H2O。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溶胶-凝胶法在蜂窝陶瓷载体上原位制备三效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锆的可溶性盐为硝酸锆Zr(NO3)4·3H2O、硝酸氧锆ZrO(NO3)2·5H2O或氯化锆ZrOCl2·8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60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