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擎的气缸端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3404.2 | 申请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9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真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M1/06 | 分类号: | F01M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日本国静冈县滨***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擎 气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引擎的气缸端部结构装置,特别是关于具备可变阀门同步机构的引擎的气缸端部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油压驱动式的具备可变阀门同步机构的引擎,凸轮轴的轴端部设有传动装置,具备从油泵将油导向传动装置的运转油管道即传送装置用油管道和导向凸轮轴的润滑油管道即凸轮轴承用油管道。
以往,有在引擎的油管道上,是将油导向可变阀门同步机构的传动装置的运转油管道与气缸端部的凸轮轴的轴端部的终端轴颈连通,设置使凸轮轴的润滑油管道与终端轴颈所邻接的轴颈的凸轮轴套相连通的油管的情况。
另外,也有引擎的油管道构造上,是将油导向可变阀门同步机构的传动装置的运转油管道与凸轮轴的终端轴颈的凸轮轴套轴颈部连通,润滑油管道与相同的凸轮轴的终端轴颈相连通的情况。
见日本【特许文献1】特开2000-110536号公报;
见日本【特许文献2】特开2000-199417号公报。
但是,对于以往的引擎的油管道构造,上记特许文献1中,由于在凸轮轴的润滑油管道上设置油管,故在零件数增大的同时为了不干涉凸轮轴、气缸端部盖则需要给油管配管,为布局设计带来制约而造成不便。
另外,上记的特许文献2中,凸轮轴的终端轴颈变长,引擎全长变大而造成不便,另外,对于终端轴颈变短的情况下,不能充分确保向可变阀门同步机构的运转油压而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引擎的气缸端部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引擎的气缸端部结构装置,对于具备可变阀门同步机构的引擎的气缸端部,将油导向可变阀门同步机构的传动装置的传动装置用油管道和对凸轮轴的凸轮轴承部进行润滑的轴承用油管道的油管道构造使向可变阀门同步机构的运转油压得到充分确保并且得到简化,这样不仅削减了零件数,并且气缸端部小型化使引擎可以小型化的同时提高制造性,而且内置有油管道的凸起部使气缸端部内的冷却水的流动适当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气缸端部的上部在凸轮轴轴线方向上排列形成多个凸轮轴承部,这些凸轮轴承部对凸轮轴的自如转动起支撑作用,在这个凸轮轴上的从所述气缸端部的端部壁突出的部位安装可变阀门同步机构的传动装置,在覆盖所述气缸端部的端部壁的链轮箱上安装油控制阀的同时,在所述气缸端部的端部壁从缸体侧到供油头侧形成油管道,这个头侧油管道的下流端部壁分路为经由所述油控制阀与所述传动装置进行连接的传动装置用油管道和与所述凸轮轴承部连接的凸轮轴承用油管道,在所述气缸端部的端部壁上,在形成连接所述头侧油管道和所述油控制阀之间的作为所述传动装置用油管道的阀上流侧管道部的同时,在所述油控制阀和位于所述气缸端部的端部壁的上方位置的第1凸轮轴承部之间形成进行连接的阀下流侧管道部,并且,所述头侧油管道和在凸轮轴轴线方向上与所述第1凸轮轴承部邻接的第2凸轮轴承部由作为所述凸轮轴承用油管道的连接管道部进行连接的引擎的气缸端部结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气缸端部上设置有将上方动阀室与下方水套进行区分的隔壁,在所述气缸端部的端部壁上的所述隔壁的下方部位一端与所述链轮箱连接的同时另一端在所述水套内形成突出的凸起部,在这个凸起部内形成从与所述链轮箱的连接面向所述水套内直线延伸的同时中间部位与所述头侧油管道连接的分路油管道,在将与这个分路油管道的与所述头侧油管道进行连接的部位的所述链轮箱侧作为所述阀上流侧管道部分的同时,所述分路油管道的所述水套上突出的端部和所述第2凸轮轴承的凸轮盖连接面之间由所述连接管道部进行直线连接。
本发明以引擎的小型化并同时提高制造性为目的,对将油导向可变阀门同步机构的传动装置的传动装置用油管道和对凸轮轴的凸轮轴承部进行润滑的凸轮轴承用油管道的油管道构造进行简化,另外,以使气缸端部内的冷却水的流动适当化为目的,通过内置有油管道的凸起部来实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引擎的气缸端部结构装置中,对于传动装置用油管道和凸轮轴承用油管道的油管道构造,在充分确保向可变阀门同步机构的运转油压的同时进行了简化,这样不仅减少了零件数,并且气缸端部小型化使引擎可以小型化的同时提高制造性,而且内置有油管道的凸起部使气缸端部内的冷却水的流动适当化。
附图说明
【图1】第1实施例中的图2的I-I线上的气缸端部的截面图。
【图2】第1实施例中的气缸端部右侧面图。
【图3】第1实施例中的气缸端部斜视图。
【图4】第1实施例中的气缸端部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压缩机的翼型形状
- 下一篇:掩模和采用该掩模的沉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