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用于将液晶显示装置接地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61983.7 | 申请日: | 2007-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3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晶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G02F1/1333;H05F3/0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关兆辉;陆锦华 |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以及 用于 接地 方法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基于和要求2006年9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262221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参考被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用于将该液晶显示装置接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单元和机架(外壳)。背光单元被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以金属框架(即机架)的形式安装与背光单元集成在一起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
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驱动电路基板、对置基板、密封部件和液晶材料。液晶驱动电路基板和对置基板相对设置,且在它们之间具有由密封部件形成的缝隙。液晶材料被设置在缝隙中以形成液晶显示面板。液晶驱动电路基板包括位于其表面(内表面)上的与液晶材料接触的液晶驱动电路。
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些对置基板的表面不包括导体。也即,这些相对基板不与任何地方电连接,且因而处于电浮置(floating)状态。例如,根据IPS(面内切换)方法的普通黑色模式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对置基板。
为了释放对置基板上的电荷(即静电),在其表面上包括导体的偏振片被以电浮置状态附着到对置基板的表面。当安装在偏振片表面上的导体与金属框架接触时,对置基板接地(GND)。
在这种液晶显示面板中,位于对置基板一侧的偏振片小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外形。因此,用于接地的导体被金属框架物理按压向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表面上的偏振片。因此,对液晶显示面板施加了压力,从而,该压力导致在屏幕上出现不均匀图像。
图3到图7描述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从位于对置基板一侧的偏振片的表面接地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未公开文献No.2004-355035(日本专利申请No.2004-270865)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用于将上述对置基板接地的结构。图3是示出所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视图。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偏振片的结构的截面视图。图5是示出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截面视图。
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材料11、上偏振片13b、导体16a、金属框架180、下偏振片15a、背光单元19和印刷电路板21。导体16a包括例如导电橡胶,并且在上偏振片13b和金属框架180之间形成电连接。
如图4所示,上偏振片13b包括具有光偏振片131、导电层132和抗反射层131的三层结构。在导体16a两侧上形成的两侧胶带将上偏振片13b和导体16a结合在一起并且将金属框架180和导体16a结合到一起。例如,导电层132是使用溅射方法形成的ITO(氧化铟锡)薄膜。由SiO2制成的薄膜作为抗反射层133形成在导电层132的表面上,用于对其进行保护。
图5所示的对置基板12和对置基板一侧的偏振片13a对应图3所示的上偏振片13b。图5所示的液晶驱动电路基板14和液晶驱动电路一侧的偏振片15b对应图3所示的下偏振片15a。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为液晶驱动电路基板14和偏振片12被相对设置且具有预定间隙,并且由密封部件17密封。液晶材料11被设置在它们之间的间隙中。在对置基板一侧的偏振片13a被附着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即显示表面一侧)。在液晶驱动电路一侧的偏振片15a被附着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后表面。
根据图5所示的结构,当金属框架180将导体16a按压向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表面上的对置基板一侧的偏振片13a时,可以确保电接地。然而,压力被施加到液晶显示面板上,且因此,由于该压力会在屏幕上产生不均匀图像。如果使得该压力足够小以至于不会出现不均匀图像,则经由导体16a在位于对置基板一侧表面的偏振片13a和金属框架180之间的电阻变大。因此,不能充分对电荷放电。
图6是示出日本专利申请未公开文献No.2004-355035中所公开的另一个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视图。根据所公开的结构,通过导电带20代替导体16a将金属框架180和位于对置基板一侧的偏振片13a相互电连接到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导电带20附着到在对置基板一侧的偏振片13a的表面,因此可以将电荷放电到金属框架180,而不需要由于金属框架180引起的施加到液晶显示面板表面的压力。但是,根据这种结构,当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单元19被安装在金属框架180中时,有必要执行的用于粘贴导电带的步骤,这是一个额外的工艺。因此,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因为在该装置的组装过程中的该额外工艺而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未经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1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曝光装置、曝光系统、发光元件电路板及图像形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