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对比的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1714.0 | 申请日: | 200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1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侯鸿龙;廖培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3;G02F1/1343;H01L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对比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更特别地是一种遮蔽来自于栅极线的电力线,或是遮蔽栅极线与在像素电极上狭缝交错区域所产生的暗态漏光,以提升液晶显示器的对比。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一般具有两片玻璃基板(或一般称为基板),且两片玻璃基板相互面对置放,及具有一液晶层(liquid crystallayer)设置于在两片玻璃基板之间。在垂直配向模式(vertically aligned mode)中的液晶显示器利用负型液晶材料及垂直配向膜(vertically aligned film)。当没有任何电压施加在液晶显示器时,在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垂直的方向排列(此垂直方向相对于玻璃基板的主要表面),使得入射光源无法穿透过垂直式液晶显示器,而造成所谓的暗态显示(dark display)。相反地,当提供一电压至液晶显示器,在液晶层的液晶分子以水平方向排列,且入射光源可以穿透过垂直式液晶显示器,而造成亮态显示(white display)。
然而,当在一个非垂直于显示区角度时,使用者可以察觉到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器中的显示对比的降低。这会造成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分子的相互作用。当光源以一方向经过液晶显示器时,其光源的入射角不是直角,因此,光源与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所产生的作用,与光源以直角为入射角的液晶显示器是不同的。因此,当光源不是以直角为入射角时,光穿透(light transmissivestate)(即亮态)与非穿透(non-transmissive)(暗态)的对比状态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使得在许多的显示屏幕的应用上,如平坦式电视显示器及大型计算机显示器,垂直式配向液晶显示器在操作上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能。
大型视角可适用于多重显示域垂直配向型(multi-domain verticalalignment)。在多重显示域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器(MVA LCD,Multi-DomainVertically Alignment LCD,以下称为MVA LCD)中,可通过设定液晶分子在每个显示区对多数个不同方向的像素中的配向得到改善。在一些传统的MVALCD,多重显示域用以改善在不同视角上显示的效能。
一般而言,多重显示域垂直配向由在薄膜晶体管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substrate)内的像素电极中的多数个狭缝(slit)及在彩色滤光基板(color filtersubstrate)上的共用电极上的多数个突出物所完成,其中这些突出物及狭缝以交错的方式排列。液晶分子的配向与由这些突出物及这些狭缝的图案所产生的边缘区域有关。
图1A表示栅极线与邻近于栅极线的狭缝的端口的示意图,图1B表示狭缝的端口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1A与图1B所示,表示一般液晶显示器100,其结构包含具有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及设置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的液晶层130。具有狭缝142的像素电极140在第一基板110上。为了改善开口率以及减少像素电极130和栅极线112之间的耦合电容,在一些产品的制作上会采用有机(organic)制造工艺,使得像素电极130可以横跨上栅极线(gate line)112。但是在此时,因受电力线(或是电场)会由栅极线112穿透出像素电极140缺口142,容易有漏光产生,造成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对比降低。图1A表示在一般的液晶显示器中,在栅极线112与像素电极140的狭缝142的交错区域150,由于施加电压时,由栅极线112所产生的电场(或电力线)会由栅极线112与像素电极140的狭缝142的交错区域150或是缺口产生漏光的现象,使得液晶显示器的对比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根据以上所述,如何改善邻近于栅极线及在像素电极中的狭缝交界处的像素电极的设计,以避免电力线(或电场)由像素电极与狭缝的交错区域所产生的暗态漏光,进一步有效地提升液晶显示器的对比,便成为在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工艺中,相当重要的一个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1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